分享更多
字体:

A股动荡 “国家队”入场悬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09:53 来源: 中国经营网

  A股在上周上演了一场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进退失据的机构们,只能无奈地“等待戈多”。

  投资者们还没有从65点长阳的兴奋中醒来,就被70点的暴跌打入冰窖。上周五市场继续低开,投资者人心涣散,盘中再创新低。在内外围形势动荡的复杂环境下,A股在上周上演了一场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进退失据的机构们,只能无奈地“等待戈多”。

  “美联储9月21日会议决定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并将推出价值4000亿美元的扭曲操作,是大跌导火索。”国泰基金国际业务部吴向军指出,美联储救市措施低于市场预期,标志着全球经济二次探底正式开始。

  国家队入场?

  9月23日,继上一日股市暴跌70点之后,A股继续大幅低开,恐慌盘汹涌而出,不少个股甚至直接跌停。

  “A股的估值不是很贵,但外围不好,市场情绪都比较差,产生的叠加效应让市场走势更弱,现在的市场感觉像2001~2005年的熊市,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希望。”深圳多和美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益凡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这种悲观的情绪并非个案。即使在9月21日的大涨中,仍有机构在卖力出货。深圳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就属于趁着大涨出货的一位,“减仓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跌了5%~10%的品种,自己没有信心再加仓,干脆就减掉了;二是有点收益的品种,还是先兑现浮盈。”

  而在经过上一轮的减持之后,整体仓位已经降下来的公募基金们则大多选择了趴着不动。

  “有一个基金经理,拿着消费类等非周期品种,连着两个月都没有做交易,就是考虑到市场没有机会,连动的欲望都没有。”某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在业内经过一圈调研之后,向记者透露。

  从上周跌幅较大的品种看,基金重仓股暂时比较消停,权重股、次新股以及一些概念股是做空的主力军。比如在上周四的暴跌中,冠昊生物、雅本化学、依米康、新莱应材等跌幅超过8%,而受到银监会严查杭州绿城信托融资问题的拖累,银行股和地产股也成为重灾区。

  但是9月21日的午后暴涨65点仍旧给出一些积极的信号。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盘中一些指标股的异动显示,国家队正在蠢蠢欲动。

  当天上午10点多,农业银行(601288.SH)大买单频出,瞬间就成交2000万股,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具有市场风向标意义的权重股价格直线上升,市场在他们的奋力做多下,也渐渐活跃。

  “这笔资金拉抬指标股的意味特别明显,如果是基金买,绝对不会把股价拉成这样。”一位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如此判断,一定有场外大资金入市。

  这位投资总监还注意到当天股指期货的成交量极其巨大这一异常现象。“9月21日成交2200亿元,但9月9日的成交额才116亿元,这说明肯定有一波资金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两边同时操作,这边将A股拉起,那边再用股指期货放大杠杆的功能来获利。”

  “国家队入场,我们一点也不意外。”东方证券研究所负责人梁宇峰告诉记者,在这个点位,这个时机,完全可以理解国家队抄底的心情。

  本报记者获得的消息显示,近日,某大型基金公司一家所管理的大盘指数ETF得到一笔来自中国人寿规模达到10亿元级别的申购,并且这并非个案。

  百亿社保资金也虎视眈眈。有消息称,超过100亿元社保资金近期已通过相关会议批准,并已经划拨到社保账户中,并将择机投资于股票市场。一位接近社保资金管理部门的人士认为,社保资金此时获准入市,政策信号意义较大,表明了政府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一位具有社保资金管理资格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也向记者证实,近期确有数家基金公司得到来自社保的资金补充。

  规模庞大的社保资金,一向被市场认为是“国家队”,他们的每次大规模入市,几乎都被市场认为具有救市的意味,而且从历次入市的实际结果上看,这笔资金也均能准确地踩中节奏,获利不菲。

  探底倒逼政策?3123>>

  A股在上周上演了一场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进退失据的机构们,只能无奈地“等待戈多”。

  在多位机构投资者看来,在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政策放松是唯一选择。但通胀仍居高不下,9月份甚至可能再创新高,且房价仍无明显松动,调控预期未达,则让政策放松前途灰暗。

  一般认为,政策放松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房价和通胀的调控目标基本达成;二是经济出现明显恶化,比如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海外市场出现严重震荡。

  “综合目前情况看,资金链断裂、房地产调控到位、通胀回落这三项引起政策放松的概率不大,现在主要是看外围经济问题。除非海外出现大问题,政策才可能在四季度放松。”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凌鹏指出,海外问题是我们判断的核心风险。

  海外经济探底倒逼政策转向,被认为是股市向好的一个契机。在近日中欧商学院举行的睿智沙龙上,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就指出:“我的判断是股市要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市场利率水平必须要下降,市场利率水平的下降条件是通胀的回落。”

  9月21日晚间,QE3并未推出,美联储仅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并决定实行4000亿美元的“扭曲操作”,即买入长期国债,卖出短期国债,拉平利率曲线。

  华尔街显然对此并不买账,美国股市在思考一段时间后,断然掉头向下,大跌收盘,并引发次日亚洲、欧洲股市大跌。美国股市则在9月22日持续放量下跌,周期性板块股票跌幅尤深。

  伯南克在当天讲话中暗示的“巨大下行风险”,成为大多数全球化企业的梦魇,这意味着比经济减速更可怕的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对于他们来说无异灾难性打击。

  “虽然很不情愿这样说,但是我们认为,美联储议息会议应该是标志着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正式开始。”国泰基金国际业务部吴向军指出,欧债危机远未见底,欧洲经济陷入泥潭,各项经济指标下滑明显,而美国的财政政策也在紧缩,无法扩张,刺激经济。

  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这可能并非全是坏事。“欧债的事情比大家想的严重,但这也好,可以倒逼国内的放松政策出台。”投身私募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外围震荡,筑底就复杂一点,他尤其关注这段时间全球将出的各种政策。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王虎在报告中也指出,从前瞻性角度来看,通胀在今年四季度就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经济增速下滑将逐步成为主要矛盾,前期的紧缩政策所产生的滞后效应将会逐步显现。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不容乐观,管理层也面临控制通胀和保经济的两难选择。9月份汇丰中国PMI采购经理指数初值为49.4,为两个月的低点,前值为49.9。

  而在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看来,全球经济的下行,减弱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复苏成本压力减弱,也为我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提供了条件。

  机构死扛

  “等待市场底部的过程是很难熬的,我们也承受了下跌的压力。”著名私募人士、尚雅投资总裁石波向本报记者表示,场内资金动力有限,场外资金则在虎视眈眈。

  经过前期一波杀跌之后,基金整体仓位已经处于中等或者偏下的状态,目前既无力发动新的下跌,也不敢贸然进场抄底。

  “据我了解,基金没有追涨,因为大家都预判市场还会有最后一跳。目前大家都还是担心PPI往下走,经济下滑,三季度企业盈利下降会超出市场预期,导致市场再次恐慌下跌。”在9月21日市场大涨当天,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告诉记者。

  “这天正好一组公募和私募的人在开会,他们非得拉着我讨论当天行情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大涨的开始。”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2011全球CEO高层论坛”上,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副总裁告诉记者,对于市场大涨,大家很兴奋,但是他认为昙花一现的概率更高。“没有任何支持股市向上的条件。”3<<123>>

  A股在上周上演了一场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进退失据的机构们,只能无奈地“等待戈多”。

  这似乎成为机构们的一致判断。瑞银近日发布的2011年4季度A股市场投资策略认为,4季度A股市场还有一跌。最后一跌的推动力来自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业绩增速大幅下滑、流动性持续紧张、地产去库存暴露风险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愈发明显。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是支撑基金经理们扛住的原因之一。在财通基金成立仪式上,该基金副总兼投资总监黄瑞庆表示,目前A股PE市盈率不到13倍,银行股更是仅有7倍,已经达到上证综指998点和1664点的水准,绝对是历史性的底部。

  瑞银则指出,A股的PE已经跌回1664点的位置,但PB市净率还是很高,如果PB也跌到1664点,那就是1950点,这是极限的位置,“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还要再下跌20%”。

  “现在机构都在期盼着政策放松,但他们认为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很小,最多就是局部的小放松。”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指出,除非地方政府、各个部委实在扛不住了,货币政策或有较大转变,但是“他们往往是滞后的”。

  “现在市场就陷入一个死循环里面,只要有反弹,还是有资金进去抄底,但一抄底就套住;同时,有反弹,前期套着的资金就趁势杀出来,造成反弹戛然而止。”上述某券商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反复几次,就算是有反弹,大家也不愿意参与,也就是昙花一现。

  “但A股最终还是会打破这个迷局,只是现在都还在等待。”一业内人士分析说。3<<123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