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税负焦虑”或为清理乱收费提供民意支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13:54 来源: 中国经济网有关税负的讨论呈密集之势,有人视之为公众“税感”的觉醒,有人把它概括为“税负焦虑”。
针对“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的传闻,舆论关注焦点已从排序的争议,转向税负痛苦如何缓解。而今年前8个月财政收入数字发布后,30%多的增速及预计全年10万亿元的收入总量,引发财政收入如何更多惠及民生、改善社会福利,让纳税人感受财政收入带来的好处的讨论。加之之前“月饼税”、“加名税”的纷争,关注税负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内涵越来越丰富的公共话题。
税负话题有不少专业术语,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数字对比、解读,非专业人士未必全懂,但这并不影响公众的围观和关注的热情。我们相信,关注也是一种力量。它可能会成为一种撬动力量,促使人们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原本这样近。比如,更多的人可能会认识到,这些事原本都与自己有关。
税负问题,说白了,即政府怎么收钱、怎么花钱,往大里说,事关一个国家的运行,往小里说,事关百姓柴米油盐。通过税负这根“脐带”,将普通纳税人与宏大国家联系在一起。
说到税负,人们首先就要掰着指头算清楚,税收包括哪几块,自己直接间接贡献了多少,又从中得到了多少。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普通人可能说不出多少大理论,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公众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它们也应该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着重考虑的民意呼声。
在这种关注中,公众有望更全面了解我国税制状况,从而对正在推进的相关改革给予更多认同。这种关注的力量,还有望为清理乱收费提供民意支持。各种师出无名的乱收费无疑加重了百姓负担,而清理乱收费一直阻力重重。公众的关注力量可能迫使阻挠改革者有所收敛。
这种关注的力量,有望推进财政预决算更为细化、公开、透明。政府收了这些税和费,都给百姓办了哪些事?用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上的钱够不够?行政支出是不是足够节约?“三公”消费控制住了吗?这些通常只在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时,集中在一两天讨论,而今后,它们可能被放到一年365天、任何一件相关的事件之中,成为舆论焦点话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
这种关注的力量,有望推动“税收法定”的步伐。比如,媒体披露说,目前我国主要税种中只有少数经过全国人大立法批准,最大的税种增值税仅由国务院暂行条例规范。对此,人们期待:能不能征税、怎么征税,应该由法律来说话,而不能是个别部门一个文件即可,应该充分吸纳公众智慧与建议,加快“税收法定”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不时出现因某些税负信息的不实、失真,在公众中形成误传误判。权威部门如果能主动有为,及时发布权威、全面的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经济形势,有助于将公众的关注引导到积极推动问题解决上来。
公众参与、监督意识及素质在提升,这是大势所趋。这可能会让政府部门感到一定压力。我们相信,将公众的参与、监督视为改善政府工作、加快相关改革的助推剂,政府部门有这样的见识和雅量。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