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填补“游戏规则”空白突破同质化瓶颈 本土私人银行站上新起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05:37 来源: 金融时报

  孟扬

  业内人士表示,希望尽快出台专门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规定或业务指引,明确法律地位和行业标准,填补“游戏规则”;同时,应该把私人银行服务当成一种服务而不是营销,不把私人银行定位为盈利中心,从而协调利益分配;另外,应该加强自主研发产品,避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

  记者孟扬自2007年我国私人银行诞生以来,已走过四年的发展历程。四年来,无论是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数额的级数增长,还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反映出我国本土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迅猛和市场的广阔。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规定或业务指引,导致该行业“游戏规则”缺失,竞争处于无序状态,加之面临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以及与分行或零售部门的利益协调等问题,私人银行业务进入发展的“瓶颈期”。

  为了规范该市场,搭建一个银行间沟通、协作交流的平台,中国银行业私人银行联席会议日前在北京成立。在联席会议成立典礼上,来自监管层、银行界和学界的人士共同就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行业标准、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以及行业前景等问题展开热议。我国私人银行有望以此为契机,迈向新的里程。

  填补“游戏规则”缺失

  截至去年底,由于我国“高净值人群”已接近50万人,私人银行业务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目前,已经有16家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行、工行、交行、建行、招行、民生、中信、农行、浦发、兴业10家中资银行设立了私人银行部门。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仍面临尴尬境遇,那就是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和行业标准的缺失。目前,仅有工行和农行持有银监会颁发的私人银行牌照,其他机构没有牌照但同样进行着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活动。2010年底,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曾表态,从目前情况看,出台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时机并不成熟。这预示,解决私人银行在法律地位上的尴尬还有待时日。

  此外,到目前为止,银监会尚未出台系统的私人银行业务监管条例或业务指引,目前私人银行都按照一般理财业务的相关业务规定开展业务。私人银行不仅在资金的进入门槛上有别于财富管理、贵宾理财业务,而且在风险控制等方面也有自身特点,业内人士因此多次呼吁,希望尽快出台专门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规定或业务指引。

  中国私人银行联席会议的成立,正是迎合了这样的需求。“联席会议的成立不仅为各家银行搭建了数据共享、良性竞争的平台,更有助于私人银行从业者共同研究制定私人银行的行业标准、服务规范、业务发展方向,推动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价值与服务价值的进一步提升。”业内专家认为。

  由于分业经营的现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本土私人银行还无法直接进行投资管理,但工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张琪认为,全权委托管理才是私人银行的本质。她提出,“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提供传统子女教育服务、财富服务、慈善方案;二是理财业务服务;三是要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现在私人银行的客户正处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转型的过程。我们所服务的客户有私人财富的托管业务需求,房地产的一些托管管理、慈善基金管理的需求,但是工商银行没有信托牌照。”因此张琪呼吁,银监会对于工行这类持牌经营机构,能不能在特定领域给予一些特定的开放。

  整合利益分配资源

  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协调与分行或零售部门的利益。目前在中国私人银行主要有三种模式:投行内设立的私人银行、独立的私人银行和商业银行集团内部架设的私人银行独立部门。无论私人银行采用何种模式,都或多或少在银行集团内部,私人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争夺客户的竞争。

  “当前国内很多私人银行还停留在一般性个人理财的水平上,在服务特色还未成型的情况下,私人银行却需要从现有零售部门分流高端客户,难免造成两个部门经常‘打架’。”一位私人银行业内人士直言。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表示,商业银行设立的私人银行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相比,最重要的就是客户资源可共享。“应该成立一个机制,让不同的部门去共享资源,这是现在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面临的挑战。”

  “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模式绝对有利于资源整合。”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总裁张胜表示,私人银行最重要的是内部流程的整合,不能零售、对公和理财的部门都去跟一个高净值客户谈,“应该在客户面前就是一家银行,不是各种部门。”

  对于协调利益分配的问题,中国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梅非奇的建议是,“当商业银行把盈利模式定为独立自主的事业单位,要靠客户去盈利的时候,这种集团内部对客户的争夺是一定会发生的。如果把私人银行服务当成一种服务而不是营销,不把私人银行定位为盈利中心,这就不会跟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去抢。”

  突破同质化瓶颈

  如果说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业务发展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完善,那么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就是本土私人银行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客观讲,各银行发展私人业务不可谓不用力,但在产品体系、增值服务体系等方面颇多雷同。”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私人银行的产品主要集中在PE类、信托类、基金类产品,部分银行提供阳光私募类产品,而艺术品、红酒等个性化的产品只是偶有所见,且发行力度和频率相对较低。与之相比,外资私人银行推出的多为复杂的结构性产品和境外基金类产品。“加强自主研发产品是避免同质化的途径之一。”有专家建议。

  除产品结构单一外,私人银行增值服务体系也有待完善。目前,“顾问咨询服务”在私人银行收入结构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以工行为例,该行2010年资产管理、代理业务和顾问咨询三大模块所创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40%和8%。而顾问咨询业务恰恰是体现私人银行个性化服务能力的核心,也是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方法。“法律、税务、遗产继承等顾问咨询服务现在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未来应该有更大发展。”张琪认为。

  与客户群体较为成熟,因而对“卖产品”更加依赖的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由于客户基础相对薄弱,其私人银行服务更应在增值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民生银行相关人士介绍说,该行今年上半年注重通过市场分析建议和定期报告等形式,向高端客户提供金融市场咨询服务,并逐步建立包括税务、法律、保险方案、艺术品投资等多个领域的顾问咨询服务体系。该行着力打造私人飞机、特需医疗、子女教育、高尔夫等非金融专属服务方案,特别是私人飞机服务,已成为业内亮点。“这些特色非金融服务不仅提升了超高端客户的尊享体验,而且切实促进了专营团队对高端客户的深度营销。”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人士表示。

  招商银行则提出,今后将不断完善产品体系,进一步强化投资顾问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