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长沙:综合竞争力全国大中城市第九(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2: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五年,一段不平凡而辉煌的时间;五年,一篇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华章;五年,一部科学发展与开拓创新合奏的交响曲。一项项精品工程,一块块闪光奖牌,一次次成功进位,星城市民一张张笑脸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光泽……

  这五年,长沙城市综合竞争力怎样?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如何?城乡变化有多大?昨日上午,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式上,陈润儿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如同一张满意的答卷,呈现眼前,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长沙:综合竞争力全国大中城市第九(图)

  风景怡人的洋湖湿地公园。石祯专摄

  

长沙:综合竞争力全国大中城市第九(图)

  宁乡关山村旧貌换新颜,当地群众幸福感倍增。石祯专 摄

  

长沙:综合竞争力全国大中城市第九(图)

  2009年4月,建成的橘洲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和赞赏。余志熊摄

  

  龚玲玲 制图

  五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胜利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谱写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精彩篇章。这五年,是长沙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受益多的时期之一。

  ——陈润儿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关键词】城市综合竞争力

  全国第9位

  【报告点击】

  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2120亿元,预计到今年可达5600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突破1万美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4%,比2006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省会城市首位度快速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由23%提高到29%,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占比由63%提高到68%;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排位,由第25位跃升到第9位。

  【新闻回放】

  长沙工程机械产值过千亿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量越过千亿元大关!昨日,来自卡特彼勒、利勃海尔、徐工等全球工程机械知名企业及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高管齐聚星城并表示祝贺。国家工信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及省有关方面负责人,见证了工程机械湘军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突破。 ——摘自《长沙晚报》2010年11月27日A1版

  【权威访谈】

  赵跃驷(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1651亿元跃升到2010年的5404亿元,五年扩张近4个千亿规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53%提高到56%。这是市委实施“调结构、转方式”战略和“握紧拳头办大事,集中力量办产业”思路的结晶。五年间,工业经济不仅实现了量的大幅增长,更实现了质的飞跃。

  【会场连线】

  孔朝阳(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 产值从2006年的15亿到去年的50亿元,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5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北汽福田将在长沙进行战略性投入,新项目有望今年底投产,将实现产销30万辆整车,销售收入300亿元,长沙将成为福田汽车在南方的核心基地。北汽福田之所以把长沙基地做大做强,最主要还是看中了长沙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尤其是近几年来,长沙市委又派出“两帮两促”工作组深入企业帮扶,企业发展如虎添翼。

  (责任编辑:单晓冰)

  【关键词】城乡面貌

  实施重点工程584项

  【报告点击】

  推进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立足大河西,建设新城区,调整河西行政区划,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以湘江为轴、东西两翼的城市框架,扩展了发展空间。“十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承载功能日益增强。五年累计投资850亿元,实施重点工程584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四大片区”和“十镇百村”的试点示范取得突破。

  【新闻回放】

  望城撤县设区长沙城大一倍

  长沙原有城区面积为954.6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列第22位。随着望城正式成为长沙第六区,城区“长大”一倍,总面积达到1923.6平方公里,长沙将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机遇。——摘自《长沙晚报》2011年7月26日A1版

  【权威访谈】

  陈鲁青(市住建委党委书记、主任):从2006年到2010年,长沙城市建设力度空前,“一江两岸”尽显都市繁华,武广新城等片区已成片开发,大河西先导区初显城市新区雏形。尤其以十大基础设施为抓手,城市地铁工程、4条过江通道、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长浏高速公路正抓紧建设,武广高铁长沙南站新建、南北货站迁建和黄花机场扩建顺利完成,长沙引水工程已建成运行。这些重大项目融基础性和先导性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将对长沙未来的发展起到引领和支撑的作用,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将得到不断的提升。

  袁志恒(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局长):过去五年,长沙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致力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和人民满意城市工作,组织了对全市513条背街小巷进行提质改造;完成了第一、二、三、四期城区道路交通疏导工程;建设57个社区公园,新增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完成375栋房屋平改坡及整治;在2007年前完成363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57个困难企业社区的环境整治。

  【会场连线】

  陈罗生(芙蓉区九道湾社区B6栋居民):小区旁原有一条“龙须沟”,且屋前屋后都是货车,不但空气浑浊,而且噪声让人心神不安,居家环境真的很差。随着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力推进,近几年我们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须沟”得到彻底治理,不再臭气熏天,二环线高架桥下的违章建筑得到了整治,小区旁边还新修了一个小公园,附近市民晨练也有了一个好场所,浏阳河风光带又将在年内竣工,真是锦上添花。

  【关键词】“两型”试验

  打造大河西先导区

  【报告点击】

  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的战略部署,选择大河西打造先导区,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达到了探索改革路径、创新发展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带动效应的目的,为科学发展探索了新路径,为经济建设增添了新动力,为长沙城市构建了新格局。

  【新闻回放】

  大河西先导区启动建设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正式进入启动建设阶段!昨日召开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动员大会描绘了先导区美丽的蓝图——到2020年基本建成核心区、再造一个新长沙,成为代表长沙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摘自《长沙晚报》2008年6月7日A1版

  【会场连线】

  尹向东(省社科院财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近年来,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可圈可点,拉开了道路框架,形成了承载功能,拓宽了产业优势,展现新城雏形。在“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指引下,大河西先导区成为“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应为期不远,建成后对长沙未来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文明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三连冠

  【报告点击】

  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改变行为陋习,净化生活环境,优化窗口服务,彰显长沙精神,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新闻回放】

  长沙获幸福城市终身荣誉

  长沙第三次摘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桂冠。昨晚,《创造幸福 相约长沙》“201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长沙成为唯一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和民生满意大奖两项荣誉的城市。

  ——摘自《长沙晚报》2010年12月27日A1版

  【会场连线】

  蔡洁(长沙某保险公司职员):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人民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这是我们每位市民的期待。长沙连续三次夺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桂冠,真的来之不易。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建设,长沙这5年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市民文明素质经过文明创建的洗礼,得到了提高。街上乱丢垃圾的少了,车上让座的多了,市容市貌整洁多了,市民爱护城市如同爱惜自己的小家。幸福没有止境,只要我们更加努力、更加奉献,星城一定会更加美丽。

  【关键词】人民生活

  养老保险实现全面覆盖

  【报告点击】

  预计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可达25890元和12450元,是2006年的1.9倍、2.3倍。大力实施“一健三改”安居工程,推进城市“四大片区”和国有工矿企业棚户改造,加快安置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全面并轨,困难群体得到政府优待和社会关爱,市区和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

  【新闻回放】

  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全面并轨

  《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今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长沙原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并轨。长沙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近500万城乡居民,实现了“四统一”,即统一管理经办、统一信息平台、统一待遇支付、统一基金调剂。——摘自《长沙晚报》2011年4月1日A5版

  【权威访谈】

  李晓宏(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2006年到2010年这5年,长沙市级财政支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加速向民生倾斜,民生支出年均增长达34.45%,明显高于26.66%的财政支出年均增幅。市财政支出中的民生支出主要集中在支持教育均衡发展、支持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动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救助困难群体、积极支持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事业等7个方面。仅支持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全市五年市本级共投入资金61.85亿元,年均增幅达50.78%,全面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积极支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

  【会场连线】

  刘正强(宁乡县白马桥乡凤形社区居民):我孩子刘婷怡今年参加高考,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接到通知单时,我们全家都特别着急,因为家庭特别困难,实在难以筹集到学费。民政部门、乡(镇)、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即为我们申请了市政府设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慈善爱心款。由于政府的资助,我的孩子顺利进了高校,我们全家心存感激。

  【关键词】党的建设

  创先争优

  【报告点击】

  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传统工作领域和“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三联三为”和“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干部绩效考核,大力实施“五百工程”,积极探索竞争选拔,注重在基层培养、锻炼和选拔干部,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素质提升、活力增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设立“3·23”廉政警示日,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拓展源头防腐领域;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集中进行八项制度督查整改,推行领导干部公开述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新闻回放】

  长沙首次竞争性选拔5名市管领导班子正职

  昨日,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全市机关及市属企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对象,面向中央、省直在长机关和中央、省属驻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符合条件的对象,竞争性选拔5名市管领导班子“一把手”和“当家人”。——摘自《长沙晚报》2010年9月4日A1版

  【会场连线】

  厉江华(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2010年10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市管领导正职职位的首次竞争性选拔,一个多月时间,经历了8个阶段。差额提名、专家选择和差额票决,电视、网络全程直播,这种以公开促公信的竞选,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没有论资排辈,没有暗箱操作,整个选拔过程在阳光下运作。在党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中,我走上了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的领导岗位。包括我在内,还有其他4名同志也通过竞争性选拔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深知我们自愿接受组织的挑选,这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