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澳新银行亚太、欧洲、美洲区首席执行官范思博: 银行不能什么业务都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6:0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友 重庆报道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银行危机正愈演愈烈。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季报显示:假设从非银行机构的借贷都是短期行为,目前欧洲银行面临美元资金缺口为3.96万亿美元;若是非银行机构借贷可以长期奏效,那资金缺口将为2820亿美元。

   9月24日,本报记者就欧洲银行危机的根源、解决办法等专访了澳新银行亚太、欧洲、美洲区首席执行官范思博(Alex Thursby)。范思博负责澳新银行在亚洲14个市场、太平洋地区12个国家以及欧洲、美洲和中东地区的业务。

   范思博认为,除了外部因素外,欧洲银行的运营模式也是导致本次危机的重要因素。澳新银行最近几年一直活跃于亚太区域的收购兼并,范思博坦承,不排除未来收购一些欧洲银行在亚洲的资产。

   决策反应太慢

   《21世纪》:最近欧盟要求16家欧洲银行补充资本金,包括欧洲、北美的一些银行的评级也被下调,欧洲银行面临着新的危机。引发这次欧洲银行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范思博:要把这分为四个部分,北美、欧洲、亚洲等新兴市场,以及其他地区。美国次贷危机后推行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起到一定效果,但还是面临双重困难,投资者对经济增长信心缺乏,消费增长缓慢,第二是大额的政府赤字。现在需要一些帮助经济复苏的政策,但是美国还没有找到。

   总的看,虽然对美国持谨慎态

   度,但相对比较乐观。因为美国企业比较坚挺,有近2万亿美元的现金。

   对欧洲而言,现在面临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又影响到了金融系统,除非欧洲采取非常坚定的举措,像美国2008年采取的措施一样,否则金融系统将面临严重困难,不仅影响欧洲本身,还会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欧洲经济现在依赖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活力、高福利都给经济带来负担。这些因素加上主权危机,使银行面临更大的困难,因为很多债务是由银行持有。欧洲决策者对危机的反应比较慢。现在是必须行动的时候了。法国公布将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这是一个好消息。

   亚洲是未来5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亚洲没有大的社会福利负担,中产阶级也在壮大,金融领域流动性充足,监管也很好。但是还是会受到欧洲危机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欧洲需要尽快采取措施的原因,欧洲的危机是有传染性的。

   《21世纪》:我们注意到,除了补充资本金外,很多银行在裁员。这些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范思博:对于欧洲银行而言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持有大量主权债务,而且这些债权在贬值,存在核销这些债务的可能。其次,面临资本重组的问题,但现在全球资本市场表现都不好,这将增大从资本市场获得资本的困难。这是一个很难的决定。

   第三,欧洲银行需要改变运营模式,削减成本,提高效率,把运营集中在自己有竞争力的方面,而不是涉足所有行业。所以现在要采取裁员等手段。从根本看,运营模式需要改变。

   可能收购欧洲银行在亚洲的资产

   《21世纪》:澳新银行是否持有欧洲主权的债务?

   范思博:没有。我们的主要业务重点在亚洲。

   《21世纪》:如你所说,欧洲银行存在诸多问题,澳新银行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范思博:没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流动性很强,得益于亚洲业务的强劲增长,我们是目前全球仅剩的11家拥有AA信用评级的银行之一。我们的资本很充足,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监管要求。我们对资产负债管理很严格,而且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2008年危机之后,我们变得更强大。我们相信,本世纪是属于亚洲的世纪,我们的战略与亚洲的经济增长是相吻合的。你注意观察,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新银行的业务集中于亚洲新兴市场,而不是发达国家,这也是我们特有的‘卓越顶尖区域性’银行战略的核心所在。在未来两年之中,有危机,也是机遇。

   《21世纪》:中国银行已叫停在国内市场与某些欧洲银行进行的一系列普通外汇交易。如何评价这举动?

   范思博: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机会,我们有更多机会和中国银行做业务。特别是从集团角度看,我们AA的信用评级对于中国的银行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21世纪》:现在亚洲的一些银行也面临危机,9月18日,韩国金融委员会已勒令7家被列为经营不善的储蓄银行停业6个月。对于澳新银行而言现在是不是新的并购机会?澳新银行是否储备了足够的现金进行收购,大致额度是多大?

   范思博:对于收购,我们的核心是依靠自身内在的增长,关于收购我们有三个原则,与我们的战略吻合,合适的价格,能否顺利完成整合。当然,未来欧洲的一些银行可能由于面临困境,对业务做一些调整,比如出售亚洲业务资产,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21世纪》:犹如当年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资产一样?

   范思博:对。但不要因为收购而误入歧途,核心还得是依靠自身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即使有好的收购价格,但是与战略不吻合,也是不适合收购的。澳新银行在亚洲的战略是非常清晰的,过去四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很清楚在什么国家应该聚焦在零售业务,在哪些国家应该聚焦在对公业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