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机构并购热情高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7:36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重点迅速转移到东方,在中国和亚洲的金融服务并购交易预计将在2011年后期和2012年加速增长。根据普华永道9月26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新兴机遇:亚洲2011年金融服务业并购》,超过75%来自中国的受访者表示,正在积极考虑或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并购交易。尽管2011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并购交易额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近30%,中国的受访机构仍看好下一年的并购前景,并对未来一年的并购计划表示乐观,且感兴趣的交易都离本土不远。

  据悉,上述调查报告是普华永道在今年5月和6月对来自亚洲13个地区的375位金融服务企业高管人员进行面对面、在线或电话采访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的。本次调查是六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上述调查有以下几大主要发现。首先,2010年亚洲金融服务并购总金额有所下降,但今年上半年则同比增加。其次,境内并购仍是亚洲金融并购的主要动力。第三,机构将并购视为寻求更高增长的关键工具,跨境交易预计将加速增长。第四,资本限制正在成为本区域金融并购的主要障碍。第五,尽管再次出现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亚洲金融并购将在今明两年加速增长。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亚洲金融并购活动正在受到一系列战略因素的刺激,包括高增长率和快速增长的国内消费,运营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压力上升,以及亚洲地区以外的战略投资者持续撤资。超过50%的亚洲受访者预计很有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并购交易,或正在考虑明年进行并购交易。此外,超过70%的亚洲受访者预期金融服务并购的前景在未来12个月将略有或显著提升。总体而言,在中期至长期,亚洲金融服务业的增长将继续受到一系列经济和人口因素的驱动,包括迅速崛起的中等收入客户群。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并购交易服务合伙人卢玉彪表示:“尽管经济环境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亚洲的金融机构越来越热衷于利用本地区内并购获得客户,创建金融财团,为自己的企业和高端客户提供先进的产品。总的来说,亚洲监管机构在资本、流动资金及零售与投资银行业务分离等方面已经比西方监管机构放宽要求。在一些市场,监管机构正在鼓励更强大的机构出现,但保护主义的倾向依然存在。”

  记者注意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金融机构大多没有参与全球金融并购。不过,卢玉彪告诉记者,短期内欧洲及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创造额外的并购机会。随着全球进入一个波动的新时期,部分欧美金融企业可能转让其在中国国内或亚洲的金融资产,一些中国金融机构可能会购买一些廉价的战略性资产。因此,对于那些迫切希望在亚洲拓展市场的中国金融机构来说,现在可能是并购欧美金融企业在亚洲优质资产的一个好时机。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中国受访者感兴趣的交易都离本土不远。有近60%的受访者预计交易活动将发生在国内或北亚地区,38%的受访者预计在未来18个月亚洲内的交易将占主导地位。只有3%的人认为并购市场将由亚洲以外的交易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通过并购开发新业务领域的意愿超过亚洲受访者的平均水平。他们认为对公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再保险和资本市场是最有吸引力的业务线。中国受访者对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兴趣明显高于亚洲其他地区受访者,说明其继续对国内IPO市场抱有兴趣。事实上,与许多其他的全球金融中心相比,中国的IPO市场在近期的市场波动中表现较好。

  调查结果还显示,亚洲地区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大陆是最有可能出现最大金融服务交易量的地区。这也再次说明了中国大陆是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紧随其后的是香港和台湾地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