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直面"民间借贷风波" 多管齐下帮扶困难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30 10: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本报温州9月29日电 温州市政府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正面回应近期一系列“民间借贷风波”。 温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温州企业总体运行良好,但部分企业的关停倒闭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对社会稳定、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带来了不容小视的影响。温州市委、市政府针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民间借贷风险,已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民营企业、稳定经济环境、加快金融改革的举措。

  近期,媒体和网络不断爆出温州个别企业倒闭和企业主失踪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9月27日上午,“温州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市经信委、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会、维稳办等14个相关部门组成,各县市区随之成立相应的工作组。9月28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

  这份《意见》要求,从现在起,银行业机构要按照企业信用等级不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贷款利率上浮最高不得超过30%。同时,不得强制贷款企业购买理财产品,不得与企业存款挂钩,不得变相收取企业手续费。鼓励支持银行业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积极探索贷款担保和授信方式,拓宽抵(质)押物范围。

  《意见》还要求,对已经关停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行业协会要主动牵线实行兼并重组。对于出现资金临时性困难的企业,要积极协调贷款银行,帮助企业解决抵押和担保困难。同时要依法保护法人合法财产权和公民人身安全,对受到暴力威胁的,可向公安部门申请人身保护。

  温州市政府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0月8日起,温州市、县将上下联动,组织工作组进驻全市县级以上银行支行。其中,市政府将组织25个工作组,进驻25个市级银行业机构,协助银行业机构做好银企融资对接,要求银行机构不抽资、不压贷;另一方面协助银行机构了解贷款企业情况,防止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

  在温州的各家金融机构近日纷纷作出回应。温州全市25家银行近日发表联合倡议书,表示将携手中小企业和衷共济,并将采取“优惠政策的倾斜”、“一企一策”、“针对困难的企业降息让利”等帮扶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温州担保业协会发表倡议书称,将采取“银担双方在利率和保费上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实现共同发展”等措施。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温州民间金融是温州一大优势,对民间金融不是打击,而是规范引导发展。下一步,温州将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全面启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同时推进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并为发展民营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租赁公司等地方性机构争取政策和空间。

  据悉,温州还将开展各种民间金融组织试点,比如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探索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试点,并探索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目的是将民间借贷“阳光化”。

  ■延伸

  温州民企抱团互助

  2亿元企业重组救市基金昨成立

  记者胡丹

  本报温州9月29日电 今天下午,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宣布,紧急成立“企业重组救市基金”,帮助面临资金压力、有发展潜力的温州本土企业共渡难关,协助政府化解债务风险。据悉,这只基金总额达2亿元,将从该服务中心位于香港的中国海洋产业发展基金中调拨。

  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温州市政府批准的国内首个“集聚民资、服务民企、民间运作”的投资服务平台,创造了温州民间金融和地方资本市场的新模式。作为国内颇具规模的民间资本投融资服务平台,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目前登记在册、有投资意愿的资金已达180亿元,在册会员企业数超过3000家。

  温州市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为解决资本与项目对接问题搭建了一个平台,手上有项目或者有资本都可以到中心进行登记,“需要用钱的企业在我们这登记,通过会计事务所的评估,放到网上,正好有闲钱的人在平台上面找到他,觉得这个企业不错的,我们来进行对接,同时通过银行做委托贷款把钱借给他。”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董事长黄伟健介绍说。

  中心负责人表示,2亿元虽然不能解决温州企业眼下面临的资金难题,却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并带动其他企业及资金共同参与互助。据预测,按其10%至30%的投资比例计算,2亿元的引导资金将带动6亿元至18亿元的民间资本进入被帮扶企业。

  据介绍,该中心将利用服务、信息、资源平台优势,建立困难企业帮扶或重组项目库,并依托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对入库企业进行评估和筛选。那些本身质量不错、发展潜力空间巨大,仅仅是因为资金问题陷入困境的温州本土企业,将成为帮扶首选对象。据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将为筛选后的企业设置符合各自特点的市场化重组方案,并向在册会员企业进行推荐;鼓励在册会员企业以资金注入、股权投资、收购重组等方式,对这些企业进行帮助。

  除了聚合温州本土的民间资本外,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还在香港成立了中国海洋产业发展基金,集聚大量从欧美回流的华侨华人资本。这个服务中心表示,这些被推荐的企业信息将在两个平台中共享,需要帮助的企业可拨打重组热线0577-88071201。

  调查

  一边是钱太多,一边是钱太少

  温州:资本的纠结

  宫佳奇 张超

  央视财经频道记者

  老板失踪,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民间借贷,纠纷频频……9月的温州让很多人绷紧了神经。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经过一年来的蓄积终于爆发。

  被资金链扼住喉咙

  

  9月21日,温州当地最大的眼镜商,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突然失踪。年产量2000万副的自主眼镜品牌企业信泰集团,是我国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太阳镜企业之一。

  在另一家倒闭企业,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除了六七名看厂的保安,已不见一个工人。而与奥米企业相隔不到三四百米的唐风鞋业,老板也在这个月月初不知所踪。而这些老板之所以纷纷失踪,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资金链断裂。

  “资金链断裂是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一旦流尽了,这个人就必定死亡。”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

  在温州,被资金链扼住喉咙的企业究竟有多少?温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张震宇告诉我们,从县市区的情况汇总上来看,今年以来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大概在20到25家左右。

  “这跟7万多家中小企业相比,量不大,比例也不是很多,但是造成的影响比较大。整体上我们还是可控的,就是说对这次整体中小企业这样一个情况还是可控的。这种一家、两家,或者三家、四家、十家的倒闭,或者老板、企业主的出走,这种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主要造成心理的恐慌要比经济(影响)大。”张震宇说。

  风险整体上升

  

  透过这些企业老板,能看到背后一个非常纠结的现象:温州非常有钱,又非常缺钱。

  位于温州市洞头县的唐风鞋业,在老板黄伯鹤失踪,企业倒闭之后,原唐风鞋业副总经理赵永国,除了四处寻找黄伯鹤外,身上还背负着1600万元的高利贷。

  在赵永国看来,成立一年多来,高利贷一直是唐风鞋业资金链上的主力,而企业最终也是直接死于高利贷。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企业融资太难。承租来的厂房无法做抵押贷款,企业生产又需要资金周转,求借无门的唐伯鹤只有高利贷一条路可走,而这也是一条不归路。

  “由于信贷紧缩,中小企业缺乏融资渠道,致使中小企业对民间融资的追捧热度增加。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本身是民间资本的一部分,在民间借贷市场利率高涨情况下,部分中小企业也充当了债权者的角色。这导致民间借贷引发的危机,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指出。

  这样的一种挑战和危局,仅仅在温州存在吗?“全国到处是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爆发全国性金融风险的几率在增大,全国民间借贷风险正在整体发作,依靠地方政府各自为战,游击散打是不行的,中央政府必须从全国整体角度立即出台应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显然要全国一盘棋去看待。”财经评论人余丰慧认为。

  让民间资本有序流动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在很多温州人看来,最近两年,温州资本流年不利,股市低迷,山西煤改受挫,房地产调控,制造业不景气,投资频频碰壁,在此环境下,温州资本如困在笼中的野兽,拼命寻找一切机会冲出禁锢。

  “我们2007年成立的时候,还要游说大家把钱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来管理;现在我们发一个基金非常容易,老的投资人蜂拥而入,又带动新的投资人,应该说股权投资也是对浙江的民间财富的管理起到一个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浙商创投董事长陈越孟说。

  然而,如股权投资这样的新兴投资领域能够收编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民间资本。作为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如何将日益活跃的民间借贷引导到规范化、合法化的道路一直是张震宇研究的课题。

  除此之外,温州还计划充分利用本地龙头企业资源,把无序的民间借贷引导到有序的道路上:比如能否通过让一家优质的民营企业来牵头成立一家公司,在工商登记注册,以周围一定范围的特定人员机构为资金筹集对象,把资本集中起来进行有限的投资。

  财经微观点

  再转型的关键路口

  

  杨禹(央视特约评论员):民间借贷的风波已经威胁到了温州当地的一些实体企业,实体企业有损是会危及温州的经济命脉,包括当地社会的基本稳定。这个时候考虑的不仅是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抑制民间借贷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考虑整个温州经济也许面对再次转型的关键,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当前关键是当地政府应该在管与不管之间做好权衡。从根本上说,有特色的实体经济才是温州经济在转型之路上可以依靠的基础。

  利万基(英国电信集团董事长):中小企业是整个经济的引擎。关心中小企业就是关心国民经济整体,就是关注就业、关爱民生。只有帮助中小企业从“民间借贷依赖症”的无奈困境中走出,才能迎来企业和民间借贷的春天。

  金融体制亟待调整

  

  白岩松(央视主持人):温州非常有钱,藏富于民,在民间有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有很多政策的限制,无法进入到很多可以投资的领域里。我们对很多民营的资本还是有相当的歧视是现实存在的。因此这笔钱放在兜里,放在银行负利率,憋着就要寻找出口,有钱要向外贷的。可是另一方面又严重缺钱,温州有很多小的民营企业,在贷款的时候,我们的银行左挑鼻子右挑眼,想贷到钱非常非常艰难。一面有钱一面有需求,两者撞在一起,一定会出现今天这样的问题。

  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到银行总资产的70%以上,再加上十几个股份制银行,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那些城市农村发展银行仅占到总资产的7%左右,所以就很难为中小企业提供真正的服务。美国同样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但美国有大大小小八千多家银行,前十大银行只占银行总资产的36%左右,剩余的占银行总资产60%以上的几千家中小银行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中小企业。同时在美国大企业融资主要靠资本市场,并不跟中小企业抢融资。

  从实体经济入手

  

  吴晓波(财经作家):现在温州这个情况有两个结,第一个结是高利贷的水涨船高,第二个结是实体经济的资金短缺。那么现在政府开会应该解哪个结?如果政府去解高利贷这个结,比如通过行政性手段,通过抓人的方式、通过遏制的方式要把高利贷打下去,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按我的观点,政府应该首先去解实体经济这个结,就是帮助那些实体经济解决信贷难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之后,高利贷自然就会下降。

  史晋川(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温州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其实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内因外因兼具,而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企业自身,具体来说,金融危机时,温州的企业同样面临过困境,但我们国家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的速度很快,绝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对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做出改变,依旧沿袭着危机前的老路。而后金融危机时代,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是缓慢而震动的,这就使得企业在短期的复苏后又碰到了一系列问题。抵抗力低下的机体遇到寒流必然会感冒。

  (据央视《新闻1+1》)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