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书写一个民族英雄需要多少笔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2 04:21 来源: 信息时报

  慢三

  用艺术的形式塑造一个历史真实人物,常常会落入两种境地:对于正面人物自然是神化,而对于反面教材则恨不得将其妖魔到极致。这种脸谱似的重塑最大的好处就是省事又清楚,少许笔墨就能够让观众不费脑力的看懂并且记住,同时也相应达到教化的作用。

  民族英雄同样如此。大家关心的是他抵御外族侵略的传奇经历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只要这两个方面给他弄瓷实了,历史的真实性略微偏差又有何妨?本剧中的高志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法国留洋背景,边境剿匪经历,两次传奇婚恋(首任还是个外国女人),瘸腿的飞行军官,显赫的抗日战功,悲壮的牺牲事迹,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不吝评价,死后扑朔迷离的墓葬之谜……通过观看整部剧集,作为观众的我们除了被动地感受主人公那股子真切的英雄气短和儿女情长,别无其他。多少年持之以恒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内心存有一种“一点就燃”的民族情怀,而民族英雄始终是扛在肩上、抛在空中的耀眼图腾,更何况是这样一位相貌英俊、高雅迷人的飞行军官?

  说到刻画飞行员,本剧虽不算是开国产剧先河,但绝对是较之以前最成功的一次。不可否认,空战是战争戏中最难拍摄的部分,场面的调度与人物细节的捕捉,即便经常手触大型战争场面的导演也不敢打包票能拍好。我关注了一下本剧的导演花箐,学院派出身,之前只导过《我的兄弟是顺溜》一部电视剧,说是“大获成功”,可毕竟经验有限。然而让人吃惊的是,《飞鹰》多场空战场面居然能弄出了些许美国大片《空战英豪》的意思,惨烈、真实、震撼无比。据说,这次制片方花大价钱从好莱坞请来给《阿凡达》作特技的团队,从效果上看,钱还是花到了点子上。

  而演员方面,朱亚文可谓不辱使命。早前大热的《闯关东》,他扮演的朱传武就给人眼前一亮,这次独挑大梁除了延续自己硬朗、坚毅的作派之外,多场情感戏也让观众对他有了新的认识。我看过高志航原型的照片,说实在话长得跟朱亚文有几分相似,只不过黑白照片上的高志航本人显得有些青涩,而朱亚文“星味”太重,举手投足间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英雄,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气自然流露于荧屏之上。

  不管怎么说,通过渲染一个英雄来侧击一段历史也算是一种铭记的方式。历史课本已经告诉了我们,淞沪会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段过往,而英雄的意义于此并非为了让后人崇敬和膜拜,而是充当一根拉拽岁月的细细红线,牵引我们感受那份战争的残酷,以便更加珍爱和平的现在。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给5年后的她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