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无比通透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9 03:3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肖磊
近日,比利时建筑师组合Gijs Van Vaerenbergh用100层钢板建造出这座穿透式的教堂,从内望出去钢板将乡间景色切割成一块块的方块,考验着每个人欣赏世界的角度。
这就是比利时建筑师Pieterjan Gijs及Arnout Van Vaerenbergh所打造的透明教堂,两位建筑师使用了100层钢板,建造出这栋穿透式建筑物,从内向外望去,一层层的钢板将周遭的乡间景色切割成一块块的小方块,考验着每个人欣赏世界的角度。然而,从教堂外洒进来的阳光,更像是建筑师留给上帝的随堂考,随着太阳位置的迁移,在教堂内挥发出不同的光影变化,究竟哪个角度最能营造出圣洁圣灵的神圣光辉呢?
由于在荷兰,各地教会信徒不断减少,不少教堂最后只能废弃不用,因此Pieterjan Gijs及Arnout Van Vaerenbergh选择使用冷冰冰的钢板,打造出本该是最温暖人心的教堂,Z33将这栋教堂命名为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企图将“透明”的定义从了解所有眼前看见的事物,延伸到看不见的事物,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看见的却未必等于真实,重点是如何以不同的态度、角度看待世界。
透明国家馆
无独有偶,在去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名为“海市蜃楼”的克罗地亚馆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独特的“透明”体验。
与人们印象中的建筑不同,以海市蜃楼为灵感建起的双年展馆体好像是悬浮在海面上的奇景一样,有几分虚无缥缈,又透出现代感和设计感。
克罗地亚馆是一座充分展示了
该国独特艺术及建筑风格的建筑,集合了十四位当地建筑设计师的心血智慧,构造复杂又极具想象力。它的底部是一艘稳稳停在海面上的平底驳船,船上的馆体高达三米,占地200平方米,看上去便已蔚为壮观,并且使克罗地亚馆成为一座可以流动的展览馆。这座展览馆在克罗地亚的克雷尔杰维卡港建成,并经由亚得里亚海一路航行到威尼斯。其次,馆体轮廓由30吨重的金属丝网层层缠绕而出,细数之下有40层之高,因疏密不一而形成错落有致的幻感。透过这座克罗地亚馆,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海面,更使这座国家馆有了几分“透明”的质感。而自馆内向外看,光影透视的效果下,远处的景物(如轮船)则好像迸发出光芒一样。
这样一座庞然大物在海上徐徐前进,不断变换的风景经由建筑外层的金属丝网投射,所产生的那种明灭之感——海市蜃楼得以永存。
消失的空间界限
如今,人们似乎正在厌倦各位大师们带来的各种“与空间对立”的疯狂建筑,正如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所提出的“负建筑”——“建筑应该在环境中消失”,相较于欧洲建筑师,日本建筑师对于透明建筑似乎有着他们独到的理解,例如建筑新星藤本壮介。
来自藤本壮介的Final Wooden House,看上去并不是一个房子或者一个通常意义的建筑,就是用木方垒叠而成的一个空间。木材在建筑中无处不在有无所不能,Sou Fujimoto 想就通过一种方式,代替普通需要多种手法,来实现各种功能,比如柱梁栋窗床,在功能分化之前保持一个和谐整体的原始性。没有地板、天花板以及墙壁之分,地板可以是天花板也可以是墙壁,居住者去发现而不是被规定。
在这里,你找不到完整的室内与室外的界限,甚至在室内,各个功能空间的界限也同样消失了,随意的躺在某个角落,看着头顶洒下的天光,你就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