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救急:600亿急贷非唯一选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1: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嵇晨 李娟

  温州需要“输血”,剂量会是多少?

  国庆假日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当地调研时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了一系列部署,要求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大力整顿金融秩序。

  与会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高层要求,要在一个月内把温州局势稳定下来,能快更好。

  温州一政府部门相关官员昨天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透露,具体的帮扶政策,可能过几天就能出台。

  对于传闻中的“温州申请600亿金融稳定再贷款”,暂未有官方予以证实。

  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相关官员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不是金融稳定再贷款,更多可能是“结构调整,比如地区之间的调剂,额外新增的跳量”。

  至于增加的规模额度,本报记者了解到,可能在“几十亿到一两百亿之间”。

  胡福林现身

  4日下午,温家宝在温州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浙江省、温州市关于小企业发展情况汇报。他强调,要认真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对符合有关条件的小企业贷款进行专项考核,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

  温家宝同时指出,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大力整顿金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风险扩散蔓延,防范区域性风险。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妥善处置,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

  周德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回忆,此次跟随温总理调研温州的阵容堪称豪华,同行的包括央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部长谢旭人、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等。

  “如果温州问题不严重,怎么会引起中央高级领导层如此重视呢?”周德文认为,这场危机早从今年初就开始了,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更严重,“1月份开始,温州有近20%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或者倒闭破产,但并未引起市场足够的关注。”

  一名温州企业主对本报记者表示,温州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利润率都偏低,在无法向银行贷款的时候,只能转向民间借贷,但高昂的利息实在让企业家无法承受。

  根据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一份相对保守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各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年利率分别为23.01%、24.14%和24.81%,单季上涨11.91%,比上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

  “先不说这一水平是否被低估,单是超过20%,并且上涨如此快速的融资成本,对于很多年利润不到10个点的微利企业而言,几乎等同于慢性自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温州市产业选择集中在回收期较短、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制造业,产业特点主要表现为“低、小、散”。温州市有关部门统计,温州市14万家中小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为7760家,占比只有5.5%。

  当过高的融资成本在加大企业经营压力的同时,也在加速着企业、资金从实体经济的抽逃速度,而“温州跑路事件”成为这一抽逃过程的明显标志。

  上述企业主表示,目前大部分“跑路”的老板都因为还不出钱,生产资金链断裂。

  本报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此前“蒸发”的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胡福林已经于昨日回国,这是这股“跑路潮”中第一个“回家”的企业主。

  “胡福林走后没多久,当地政府就已经在劝说他回国,温州市委书记在8日亦和胡福林通过电话。”一名胡福林身边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此前胡福林早就有归意,正好政府准备救市,回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求贷600亿”可行性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对于当前温州灰色借贷市场严峻的形势,相信地方和中央政府会当机立断地出手防控风险,以避免恐慌情绪蔓延到其他地区。

  救市更是救信心。

  据本报记者了解,温家宝在温州作相关部署后,10月7日下午,浙江省政府召开省、市、县(市、区)、乡(镇)四级政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千方百计推动解决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类难题。

  作为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蔡足胜身处一线并和大量温州中小企业直接接触,其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很多中小企业当前的困难,源头上都和银行信贷政策收缩改变有关。

  连日来引发关注的一则消息称,温州市政府已经向浙江省政府提交请示,要求浙江省政府向央行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600亿元。

  对此,相关部门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未予明确证实,只是表示将迅速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

  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对本报记者表示,即使这600亿贷款获批,也是仅限于温州地区的临时个别救急方案,在国内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宏观政策货币调控的大基调不会改变。

  金融稳定再贷款指为维护金融稳定,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发放的用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再贷款。

  金融稳定再贷款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用于兑付人民银行自办金融机构个人债务的再贷款;“再贷款考核月报表”中列入“其他再贷款”项下的各类再贷款等。

  东方证券银行分析师金麟对本报记者表示,向央行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的手段,通常都是运用于帮助金融机构克服短期流动性问题,从上述消息来看,浙江省政府应该是在出面牵头组织当地金融机构,向央行要求注入流动性,所以如果该600亿获批,将逐步流入当地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排除可能会流向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上海利得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副总监韦栋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此举属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常用。

  根据央行规定,金融稳定再贷款的贷时复核与发放,由总行货币政策司组织分支行货币信贷处实施。

  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的操作流程是:分支行金融稳定处受理紧急贷款申请(含展期),并提出审查意见,经货币信贷处复核并以行发文形式专题请示总行;金融稳定局受理分支行的请示,并提出审批意见,经货币政策司复核并报行领导批准;紧急贷款的请示经行领导批准后,由货币政策司下发操作性文件,办理有关业务手续,并通知分支行货币信贷处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

  自救展开

  一系列维稳的信号正在释放。

  例如,《温州日报》在其刊发的《优良的金融生态 温州发展的底气》一文中就指出,温州银监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37%,达到国际公认良好水平,并连续11年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

  但值得关注的是,前7个月当地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幅一直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各月增幅分别为20.3%、20.1%、18.3%、17.3%、16.4%、15.8%和15.1%,资金面进一步趋紧。

  本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它们都在试图增加第四季度的额度,明年在温州市场投放的额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不仅如此,政府“救市”正在不断的升级中,此前,温州市金融办等部门就召集温州市各家银行,召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人会议,要求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金融秩序稳定。

  温州市政府组织了25个联络组,每组由一位副县处级干部带队,进驻25家市级银行机构,协助银行机构做好银企融资对接,要求银行机构不抽资、不压贷;协助银行机构了解贷款企业情况,防止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

  对此,浙江省金融办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政策正在制定的过程中,很快会有一个明朗的局面。

  据本报记者了解,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在近日将组织联合企业力量,计划将建立约3亿的资助基金,并整合银行力量,切实帮扶困难的中小企业走出当前困境。

  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温州企业表达了出资意愿。

  近日多家银行纷纷表态,针对温州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采取下调利率、争取信贷规模或成立授信企业应急工作小组等多项维护金融稳定措施,帮扶温州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陆挺分析认为,尽管目前温州面临困局,但这之于整个中国而言远非系统性风险,并以“茶杯里的暴风雨”比喻之,强调不要过分担忧。

  据其分析,在打火机和鞋业之城的盛名之下,温州经济占全国的比重只有0.73%。

  温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0年当地GDP总量为2925.57亿元,财政收入为411.43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