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绿进沙退,让荒漠变绿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7:01 来源: 经济日报

  我国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工程带来的变化有多大?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土壤风蚀总量、土壤水蚀总量及地表释尘量分别减少了44%、82%和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在河北、陕西等省的重点工程区,通过防沙治沙及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已出现“绿进沙退”的可喜局面。据2010年拍摄的卫星图片显示,与10年前相比,陕西省沙化地区的绿色植被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也是我国长期防沙治沙取得重大成效的缩影。据今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沙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呈现四大变化:一是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2004年至2009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8587平方公里;二是沙化程度持续减轻;三是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四是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防治沙化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多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我国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推动了全国生态状况的持续好转。5年来,各类工程累计完成有效治理面积4.8万多平方公里,年均有效治理面积近百万公顷,全国已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一些地方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治沙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防沙治沙改善了沙区生态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日益拓展,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一些地方开始呈现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喜人局面。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有1600多万农牧民直接受益,2009年工程区农牧民人均收入5844元,2000年以来,年均增幅14%。特别是防沙治沙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兴边富民,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据国家林业局介绍,我国防沙治沙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关键措施有六条:

  实行了依法防治。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该法确立了地方行政领导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等十多项制度,对防沙治沙的组织领导、责任主体、土地沙化预防、沙化土地治理以及保障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实施了政策引导。2005年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部署全国防沙治沙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生态补偿、鼓励社会主体参与、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为防沙治沙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防治措施得到了强化,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此外,规模治理、全面动员、工程防治、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四项关键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指引下,实施了一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通过沙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效。只要持之以恒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可治、可控的。

  但从监测情况看,我国局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在扩展,荒漠化和沙化防治仍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国家林业局指出:要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大力开展植被自然修复与建设,强化沙化防治保障建设,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