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为钢铁产业把脉 重点关注铁矿石定价机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10:54 来源: 中国经济网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国内钢铁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今后三年我国钢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今年是钢铁行业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钢铁企业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落实《规划》?取得了什么成效?还存在哪方面的困难?带着这些大众关心的问题,今年,审计署就贯彻落实《规划》情况组织了对宝钢、武钢、鞍钢3户钢铁企业的专项审计调查。
目前,各项审计调查工作正在现场进行中,有待实施的后续审计程序还未完全了结。“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审计调查,检查、督促钢铁企业贯彻落实《规划》,促进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审计署企业司司长魏强说。
宝钢审计调查确定三项目标
记者日前在位于上海宝山区的宝钢股份采访时看到,现场审计点设在了公司大厦的一间会议室里,会议室里堆满了一叠叠的账册、表格,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的审计人员正在紧张核对着电脑生成的数据,汇总前一阶段的审计调查结果。
“现场审计人员非常辛苦,这几年跟踪审计任务重、要求高,他们每年要有8个月时间在外地出差。”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特派员郑新举告诉记者,为了解宝钢集团落实《规划》的情况,审计署郑州特派办成立了专项审计调查组,自今年6月份起开展审计调查。审计组分成7个审计小组,对集团下属的宝钢股份、新疆八钢、宁波钢铁等9个子公司作为延伸审计调查对象。
据介绍,此次审计调查有三项目标:一是调查了解宝钢集团贯彻落实《规划》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关注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二是调查《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地区和宝钢集团采取的具体措施,揭示政策、制度、配套措施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三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国家政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次审计工作是对宝钢集团落实《规划》的监督,同时也是对宝钢生产经营的全面体检。”宝钢集团副总经理赵昆这样评价此次审计调查。
审计关注钢企兼并重组难点
《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其中特别提到了要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
2009年3月1日,宝钢以购买股权方式重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记者日前在宁波钢铁采访时了解到,宁波钢铁在重组后短时间内迅速扭亏为盈,2010年度盈利4个亿,2011年上半年已经实现4个亿利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组两年以来,员工收入累计增幅达36%。”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健说:“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宝钢重组宁钢,是宝钢贯彻《规划》的最佳实践。”
宝钢集团审计调查组副组长、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企业审计处处长赵喜林介绍说,关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难点,主要关注了三个方面:第一,地方行政因素的影响;第二,重组各方利益诉求;第三,兼并重组企业的主辅分离及协同整合。
铁矿石定价机制成为审计关注重点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对进口铁矿石资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铁矿石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已成为影响钢铁行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此次审计调查也关注到了铁矿石定价机制的问题。“主要是关注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对海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话语权,在资源保证、经营效益等方面所存在的风险。”宝钢股份审计调查小组组长、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财政审计处处长李炳生说。
新的定价机制下的矿石采购成本,要高于老的定价机制。从2010年起,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铁矿石处于高度垄断状态,铁矿石的供应受制于人,加之国内高炉的日益大型化,因此对国外优质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郑新举特派员表示,审计将从维护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研究铁矿石问题,致力推动国家资源的安全和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审计或审计调查来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引导钢铁企业建立有效的谈判机制,加大国内铁矿石资源勘探力度,适时通过“走出去”等方式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和定价的话语权。(本报通讯员 兰红涛 本报记者 何 平)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