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燃油附加费每月调整 “随行就市”还是“小打小闹”?航油定价改革满季 燃油费依旧高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13:10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石凯峰 报道 制图 任萍

  国庆长假结束,国内机票价格出现“大跳水”,不少特价机票都跌破百元,甚至比140元的燃油附加费还便宜。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16个月来首次下调了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均下调300元/吨,这使得民间要求降低航空燃油附加费的呼声十分强烈。

  事实上,从今年8月起,国家发改委已经对航油价格进行改革,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开始每月调整。但3个月过去,国内燃油附加费的涨跌幅只有10元,大多数消费者都直言“感受不到变化”。对此,有关专家呼吁,航油定价应再透明些,并且应该和国际航油价格相接轨。

  旅客不解燃油费比机票还贵

  国庆长假结束,国内民航市场进入淡季,不少航空公司都开始低价促销,期望能以此提高客座率,带动业绩提升。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10月底之前,上海到乌鲁木齐、三亚、哈尔滨、昆明等旅游航线都能买到2至3.5折的特价票,旺季时动辄一两千元的机票,现在只需几百元就能搞定。

  不过,在航空公司随行就市下调票价的同时,燃油附加费却像一块坚冰,让人看不到松动的迹象。河北旅客李女士告诉记者,春秋航空上海到石家庄航线,本月放出了一批99元的特价票,比到上海到南京的高铁车票还便宜。但如果算上140元燃油附加费与50元机场建设费,总费用就一下飙升到了289元,与火车卧铺票价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官方解释收费与国内航油价挂钩

  消费者将高额的燃油附加费交给了航空公司,但航空公司也没有从中受益。在各航空公司的成本结构中,航油费用约占30%-40%。有测算显示,航油价格每上涨100元/吨,东航将会减少利润2.2亿元,南航会减少2.5亿元,国航会减少1.8亿元。

  目前,我国航空燃油附加费收取办法是:以国内航空煤油价格每吨4140元为基准油价,航空煤油价格低于基准价格停止征收燃油附加费,超过时按照特定公式计划征收。其中,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最高标准=0.00002691×(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4140)×800;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最高标准=0.00002691×(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4140)×1500。最小计费单位为10元,不足10元部分四舍五入。今年10月,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为7503元/吨。根据计费公式,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的燃油附加费为7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的燃油附加费为140元。

  业内质疑国内航油价总比国外贵

  广受诟病的是,国内航油价格的走势,似乎和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没有直接关联,有时国际油价下跌,国内航油价格反而走高。例如从4月上旬到9月下旬,纽约商业交易所WTI原油从113.93美元/桶一路下跌至79.20美元/桶,跌幅超过30%;与此同时,国内800公里以上燃油附加费却从110元上涨至140元,其中8月还到达过150元的历史最高位,至于去年同期,该费用仅为50元。

  为何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左右不了国内航油价格?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国内航油的输油权、供油权都垄断在中航油手里。中航油供应给国内市场的航油中,约有三分之二从三大石油公司采购,其余三分之一从国外进口。其中,三大石油公司供应给中航油的航空煤油出厂价,由国家发改委参考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确定。市场强势垄断与行政干预的叠加结果,使得航油出厂价格“刚性”十足。 “曾有种说法,由于中航油垄断经营国内航油,致使航油价格一直高于国际油价15%-30%。现在,不少航空公司在执飞国际航班时,都会要求机组在境外加满油再飞回来,以此弥补差价损失。 ”

  专家观点改革须落到实处

  也许是受到了来自社会公众与航空公司的压力,今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宣布推进航空煤油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航油出厂价格形成机制。从8月1日起,航空煤油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价格每月调整一次,原则上不能超过新加坡市场进口到岸完税价。

  如此一来,航油价格就从过去“几个月动一次”,变成了 “每个月调一调”,航空燃油附加费也随之每月变动,原则上将随行就市,不太可能再出现逆势而动的现象。

  不过,从8月到10月,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的跌幅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迅猛,以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为例,8月从140元调整为150元,9月又从150元调整回140元,10月则维持140元不变。 3个月过去了,涨跌的幅度只有10元,不免给人“小打小闹”的感觉。另一方面,费用调整时间上也是“涨快跌慢”。 8月费用上涨,航空公司当月2日就宣布调价,9月、10月由涨转跌,则一直拖到当月6日与5日才开始执行新标准。

  对此,业内专家呼吁,既然国家发改委有意改革航空燃油费,那么航油价格的定价标准就应该更透明一些,为什么涨,为什么跌,哪家进货商的油贵,哪家便宜,都要明明白白的告诉消费者,不要总是给人以垄断定价的感觉。此外,燃油附加费调整时间上,各家航空公司也应该统一,航油综合采购成本每月1日调整,新的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也应该同步开始执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