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行:美国为自身痼疾找外部借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10:08 来源: 上海商报

  美参院通过汇率法案 人民币汇率报以大幅回调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6时左右,美国会参议院不顾外界的强烈反对,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不过,该法案要成为最终法律,还需要众议院通过和总统签署两道程序,能否生效尚存疑。

  商报记者 曹芬 徐志凤

  与之相对的是,当日人民币中间价大幅回调。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昨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598,较上一交易日(6.3483)大幅下调115个基点。分析人士称,这显示中国当局不会因美国而改变当前的汇率政策。另外,央行昨日也发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报告,也以事实和数据反驳了美方关于操纵汇率、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

  ■人民币汇率法案或引发贸易战

  此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曾表示,一旦美国国会通过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将会引发中美贸易战,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崔天凯称,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法案表示反对,这不仅会阻碍全球经济复苏,也不利于美国经济和就业增长。

  这项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法案在国际上引起了各界许多人士的反对。世界银行前资深经济学家尤里达杜什表示,“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贸易关系的恶化,只会在欧债危机失去控制时对全球造成伤害。”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央行称,美参议院一再无视事实,纠缠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为自身痼疾寻找外部借口,把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不但解决不了美国国内经济问题,还将严重危害中美经贸关系,损害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平稳增长。央行认为,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也为国际经济金融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在昨日发布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报告中,也以事实和数据反驳了美方关于操纵汇率、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

  报告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对外贸易就持续逆差,美元指数从1971年1月至2011年9月累计贬值36.1%,但美国的贸易逆差状况未见改善。报告认为,美国本轮对外失衡问题是以往失衡的延续,美国实际面临不是从中国进口,就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问题。“如果不做宏观政策和结构调整,而仅由汇率调节国际收支是行不通的。”

  “中美贸易失衡很大程度反映了贸易顺差的转移效应。”报告认为,近年来,中国主要承接了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最终加工组装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取得收益为少量的加工费用。同时美国从中美自由贸易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事实上,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间,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2%和5.0%,在国际清算银行监测的58种货币中,分别排在第15位和第12位。

  央行认为,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央行特别提到,如果没有1998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外部冲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有可能走得更快、更远。

  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一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币汇率变动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结构调整相适应。中国不应也不可能为金融危机买单,也不可能为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买单。

  ■对华贸易制裁将伤害美自身

  9月20日,新任美驻华大使骆家辉曾发话,称“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了,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将有助于减轻中国国内通胀”。

  美国参议员谢罗德·布朗日前更放出狠话,此项议案将视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为不公正补贴,这意味着美国将能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

  奥巴马上台之初,就定下了将美国的出口额增加一倍的计划。为此,美国需要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为美国的商品出口腾出市场,这才是美国政府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变相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原因。上个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放出风声,将启动新一轮万亿级的定量宽松计划。消息传出后,不少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连创新高。

  美国国会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一再干预引起国内各方的一致不满。有专家表示,美国会此举旨在转移国内矛盾,该法案并不合理,人民币大幅升值无法解决美国内部失调引发的就业问题。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民币汇率,美国国会参议院对人民币汇率发难没有道理。

  “美国把贸易收支不平衡和高失业率都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实在荒唐,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石建勋如此评论。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中国并非发达国家,人民币亦非自由化货币,不能用上述标准衡量。谭雅玲称,人民币大幅升值蕴含巨大风险,且无法解决美国内部失调引发的就业问题,对华贸易制裁也将伤害美国自身。

  日本《每日新闻》发表社论指出,世界货币市场之所以陷入不稳定,是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异乎寻常的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问题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没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推高新兴国家的货币来刺激本国经济的想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危险的。”

  就连美国媒体也承认,是美国挑起了这场纷争。《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美元贬值扰乱世界》的文章称,美元对数种货币跌至新低,使全世界领导人更需要化解一些国家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矛盾,以求达成共识,不要再为保持出口竞争优势竞相压低本币汇率。

  ■汇率议案最终通过可能性较小

  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之后,还需要提交给众议院进行表决,如果在众议院的表决当中也得以通过,还需要提交给总统奥巴马签署才能正式生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项法案可能很难继续前进,众议院议长博纳已经明确表示他暂时没有把这项法案在众议院付诸表决的计划。博纳说,对于美国国会来说,通过法案来强迫中国做某件事情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他认为通过这一项法案,很可能会开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这会为美国带来更大的损失。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已经明确表达了对这项法案的反对意见,奥巴马认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增强竞争力和提升就业都必须与国际法律和义务相吻合,不希望出现仅仅通过一个象征性的法案,而得不到世贸组织支持的情况。

  目前,参议院的赞成票不足三分之二,因此即便众议院最终也通过该议案,总统依然能够动用否决权。因此这个法案在白宫和众议院都缺乏足够的支持,闯过这几关的可能性非常小。

  “尽管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在参院得以通过,但是还要经过众院的表决和总统的签署,能够成为法律的可能性很小。”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即使顺利通过,美国率先发起了贸易战,中国政府手里也并非没有牌可出。中国完全可以对自美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实施制裁。此外,在持有美国国债上也可以灵活操作,予以还击。

  由于该法案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意图十分明显,将可能导致国际“热钱”加速流入中国。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应主动采取建设性举措,在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提前布局。有专家建议,可以探索以短期外债为重点对象开征“短期资本交易税”,防范和遏制国际资本异常流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此外,还可以考虑将中国的存量美债转换成“通胀联动国债”,规避通胀风险。

  ■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必长期存在

  不过,在美国政界和经济学界,另外一些观点依然颇具市场。据海外媒体称,目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一边倒的预期已经趋弱。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

  据路透社昨天消息,“十一”长假之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居于高位,但市场实际走势却与官方风向标相左,疲弱下挫甚至出现罕见跌停,显示中国境内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受到海外做空中国势力的影响,加入购入美元以求避险的队伍中。

  瑞穗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沈建光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必会长期存在。因中国的贸易顺差正在下降,受海外经济低迷影响,预计未来中国出口将进一步放缓,今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或将降至2.2%。而中国持续打压资产泡沫也会减少热钱流入,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

  ◇事件发展:美国历次施压人民币升值一览

  ●2003年9月

  时任美国财长的斯诺来华,带来了有关“中国政府放宽人民币波动范围”的要求。

  ●2006年12月12日

  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率团访华时提出,“我们鼓励中国采取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009年1月16日

  侯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通过所有途径”向中国施压,逼使中国调高人民币汇率。

  ●2010年2月3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将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2010年3月15日

  130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美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要求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2010年9月

  93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众院民主党领袖,要求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强硬立场。

  ●2010年9月29日

  美众议院29日高票通过针对中国汇率政策的法案。

  ●2011年10月11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管改革法”议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