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应该向乔布斯学习什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13:46 来源: 新浪财经姚余梁(微博)
上星期发生了一件憾动科技节的大事,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去世了。一时间,“果粉”悲痛万分,悼念活动在网上网下铺天盖地。
“盖棺定论”是中国人的习惯,也是西方人的习惯。在铺天盖地的对乔布斯的总结性评论中,所有的评论几乎都把乔布斯誉为一个引导创新的杰出人才。比如,纽约市市长、彭博社创始人迈克·布隆伯格甚至说乔布斯将与爱迪生、爱因斯坦一同被世界铭记。比如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说道:“中国或许是世界制造工厂,但很多人对中国企业更擅长仿冒原创而不是拿出创新理念感到灰心丧气。”还有很多很多,举不胜举。
从这些评论中,好像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等式:
乔布斯=创新
或者说,有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创新 → 乔布斯的成功。
其实,这个等式或者这个因果关系都有些误导。乔布斯的成功归根到底不是因为创新:他没有发明电脑;他也没有发明MP3播放器;他也没有发明智能手机;他更没有发明平板电脑。也许,把他和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一起比较不是很合理,因为爱迪生是个发明家,发明创造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如电灯留声机等),而爱因斯坦更是把人类对知识的认知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但是,他虽然没有发明电脑,他却把电脑做得更好,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他虽然没有发明MP3播放器,他却把MP3播放器做得更精致,让人爱不释手;他虽然没有发明智能手机,他却把iphone做得更加功能强大并且引领时尚;他虽然没有发明平板电脑,他却把平板电脑做成了老少皆宜、游戏办公皆可的的大玩具。
所以,乔布斯引领苹果成功的真谛不是创新,而是精益求精(有人说是“微创新”,也可以)。用过苹果产品的朋友应该对我说的“精益求精”有同感,所有的苹果产品的设计从外观上都很人性化,很结实,很时尚,比竞争对手的产品的设计高出太多。从内部效用看,比如硬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等,苹果产品比其他产品有可能领先一些但是绝不像他们在外观设计上领先那么多。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他们在购买的时候关心的往往就是外观设计,比如,曾经有人做过市场调查,发现女性购车主要看车身的颜色,而对车的其它参数如发动机排量不感兴趣。外观的设计能够做到很人性化,很结实,很时尚并不是免费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代价就是高成本。一个普通的入门笔记本电脑大概600美元,而一个苹果的入门笔记本电脑却要近1000美元,高出近70%;一个普通的智能手机(裸机)大概也就300-400美元,而苹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4S(裸机)要近650美元,也高出很多很多。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高品质高价位的苹果的产品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顾客群体,而且这个顾客群体绝不可能是大多数,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苹果产品引领时尚但是市场份额仍旧很低的原因。根据2011年早些数据显示,苹果电脑的电脑市场的份额大概将近10%,而苹果手机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大概是17%,在所有手机市场的份额大概是4%。我们什么时候见过满街跑的都是奔驰宝马?恐怕永远也不会,苹果产品也是一样。
苹果产品的成功就好像在大学里吃饭。先是大家都在食堂吃大锅饭大锅菜,价格便宜但是很不讲究,比如西红柿和白糖伴伴就卖2块钱一份。突然有一天,有人在校门口开了一家装修精致的高级饭店,专卖精心烹调的菜肴,好吃好看但也比较贵,比如把西红柿仔细摆放好再撒上白糖然后叫“火山飞雪”,卖20块一份。学校里自然有一部分经济情况比较宽裕的人,或者一部分不是很宽裕但是穷讲究的人,呼啦都拥到新开的高级饭店去吃饭了。花20块钱吃的还是西红柿加白糖,就像使用苹果产品一样,用的是10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一样还是上上网写写文案,或者用的是650美元的手机一样还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产品没有创新,只不过是更加精致的产品,给予用户更美妙的体验罢了。
所以说,乔布斯的成功公式更贴切的应该是:
乔布斯=精益求精
或者说,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精益求精 → 乔布斯的成功。
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实际上并不需要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如果能够把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更加“精益求精”,一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姚余梁博士现任美国里海大学 (Lehigh University)商业和经济学院副教授 (终身教授),C. Scott Hartz’68 Term讲座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工商管理学学者。他的新书《我在美国教MBA:一看就懂的生活中的管理学》即将出版,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