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暴利光环渐消引投资转向 两成开发商不盖房子改买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13: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已持续一年多时间,“金九银十”的惨淡成交量让许多房地产公司提前感受到冬天的寒意。记者梳理上市房企经营业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十几家开始悄然进军矿产,同几年前其他行业上市公司风风火火进入楼市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春江水暖鸭先知”。房企转投矿业是否在寻求“避风”,楼市“寒冬”是否已然临近?

  十余家上市房企盯上矿产

  今年9月,北京华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出资5400万元收购深圳市隆兴投资有限公司所持陕西盛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90%股权。而在3个月前,华业地产披露,拟在新疆设立全资子公司,用于收购金矿等矿产资源的采矿权、探矿权等。记者了解到,华业地产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收入占公司去年总收入超过98%。

  今年以来,像华业地产一样,由经营地产转向矿产领域的上市房企还有不少。据记者初步统计,在内地126家主业包含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中已有13家公司进入矿产行业,总投资超过29亿元,涉及铜矿、铁矿、煤矿、锰矿和金矿等矿产资源。如果算上去年早已转向的企业,进军矿业的上市房企接近二成。

  对于为何突然转投矿产,一些公司给出了坦诚的答案。华业地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的房地产业务按计划稳步进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销售增速减缓,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决定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公司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一些业内人士已注意到了这种“逆转”。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说,随着矿产资源逐渐稀少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上市房企进入这一领域。

  房企转身反衬市场变局

  专家认为,去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多项调控政策已逐渐形成对一个包括房贷、土地供给、产品调整、税收等在内的立体调控体系,环绕在房地产行业上方的“暴利光环”已渐渐消退,投资矿产是房地产企业寻求“突围”的一条重要路径。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对“十一”期间20个城市的监测,绝大部分城市的交易数据均同比2010年同期下滑,总成交量同比下降44%,其中部分城市下滑程度严重。

  从一些上市房企的半年报或业绩预告中已可看出房地产业务增长乏力的端倪。中润投资半年报显示,房地产行业毛利率同比下降10.58%;鼎立股份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68%,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6.09个百分点;中珠控股上半年房地产业务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13.71个百分点。不少上市房企在公告中向外界传达了“悲观”信号。

  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程道平分析说:“在限购、限贷、限地情况下,从提高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考虑,上市房地产企业转投利润更高的行业的现象已有所显现。”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表示,从目前房地产的调控力度来看,短期内房地产行业拓展新业务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融资销售压力的增加,势必将出现一部分房企离岸、转移投资的现象。

  “跨业经营”是喜还是忧

  一些专家认为,房地产企业投资转向,说明国家的调控效果在逐步显现,但资本竞逐资源,不仅可能会间接推高资源价格,并且在民众对住房刚需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资本“出逃”还可能影响到住房的正常供给,对后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

  有专家认为,房地产企业抽身进入矿产领域并不一定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转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铁岗认为,由于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市场低迷、资金收紧的问题,很难投入大笔资金发展矿业,而且矿山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投资收益的风险也不确定。

  但上市房企纷纷转向,却可能对房地产带来系列不利影响。韩长吉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供需平衡。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假象平衡状态,市场需求量稍大于刚性需求量。但是这样的平衡是在政策调控下形成的,如果房地产企业大规模离岸,市场供需最终将趋向供小于求,对房地产行业发展造成阻力。

  专家表示,将并不宽裕的资金转入其他行业,会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变得更大,在调控政策之下,房地产企业应认真分析市场实际需求,更多地关注调整产品结构和谨慎定价,采取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而并不是谋求其他出路。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