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谁来监管新华基金们?苏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9:1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苏江

  自2009年11月首次公布定向增发方案和2010年3月修改定增方案,机构对于国中水务似乎并不感兴趣,直至2010年第四季度,在国中水务非公开发行逐渐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以新华基金为首的一堆机构投资者开始扎堆买入国中水务流通股,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十大流通股股东中9家机构合计买入约1600万股,而此前公司十大股东股东均为个人,且合计持股也仅在500万-600万股左右。

  从股东户数演变来看,2010年年报国中水务股东总数从3季度末的21649户减少至20144户,及至2011年1季度末再次减少至17999户,这正是国中水务股价表现最为强劲的阶段,其间股价涨幅约50%。

  虽然国中水务在2009年、2010年年报及半年报中均没有披露其间上市公司接待调研、沟通及采访等活动情况,但记者从卖方分析报告中获悉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端和银河证券分析师冯大军在2010年7月和11月先后对国中水务进行调研并发布了“中性”和“谨慎推荐”评级的研究报告。

  而新华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2010年底第4季度扎堆进驻国中水务,机构如此先知先觉的能力着实令人称羡;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后进行的非公开发行中作为众多机构的领跑者新华基金花费2.25亿元认购了国中水务1亿股非公开发行股份中的30%。

  尽管国中水务并没有披露认购人的具体报价,但在整个有效申购时间内公司仅收到了8份有效《申购报价单》,最终7名认购人成为获配对象;而从认购结果来看,新华基金认购了30%股份足见其对于此次非公开发行的鼎力支持。

  再看看新华基金的获益情况,在2010年第4季度提前买入800多万股,在今年2月14日前几乎抛售殆尽,获利在10%-15%左右(约合800万-1000万元);而以每股7.5元的价格认购的3000万股限售股,以10月14日国中水务收盘价11.02元计算,新华基金下属5只产品持有股份已经坐拥近47%的账面浮动收益,折合人民币约1.056亿元之多。

  回顾一下整个故事的脉络,在得知国中水务非公开发行取得实质性进展前后,新华基金提前在二级市场潜入,等待增发正式实施前将手中流通股获益抛出,再以低于现价3成左右的价格认购增发股份,上市公司配合发布了2010年净利润预增公告,新华基金坐等限售股解禁后斩获第二轮收益。

  其实同样的故事不断在资本市场上演。

  去年7月份,紫鑫药业公布非公开发行方案,同年第4季度兴业全球基金下属3只产品兴全有机增长、兴全可转债和兴全持续发展3号在二级市场合计买入了约530万股紫鑫药业(002118.SZ)流通股,不过在去年12月16日紫鑫药业获得增发批文之后,兴业全球基金下属产品开始借助利好小幅减持,到今年一季度末已经悉数抛售。由于其间紫鑫药业股价几近翻番,因此兴业全球基金在二级市场斩获收益相当可观;故事的另一半则是兴业全球基金在去年12月末紫鑫药业的非公开发行中认购了900万股,由于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从15元平台拉升至30元附近,因此发行价从11.29元的底价被抬升至20.05元/股,而以这一价格认购了限售股的兴业全球基金截止目前依然拥有超过100%的账面收益。

  如此看来,这种在A股市场随处可见操作模式大致可以总结为,以基金为代表的1家或几家机构首先联合推高一家计划非公开发行的上市公司股价,这使得机构在二级市场获益的同时,上市公司发行底价得以迅速大幅提升;在非公开发行实施中,此前领推高股价的机构将二级市场获益筹码抛出,以价格相对低廉的价格认购增发股份,此举一方面帮助上市公司完成增发,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抬高增发价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增发价远低于现价,所以在度过了12个月限售期之后抛售依然能够斩获第二笔收益。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其中扮演微妙关系的机构未必能够多线获益,但斩获其中一部分收益显然不在话下,如2007-2008年间的牛股冠农股份(600251.SH)在机构联手推动之后成功实现高位增发,此后其股价一路下跌至今未能回到增发价之上,参与增发的机构损失惨重;另一只在2010年牛气十足的广汇股份(600256.SH)同样在股价推高之后以24元(除权价)的增发价募得21亿元,9月以来其股价已经跌破增发价,并在10月11日创下18.9元的年度新低。

  由于上市公司和机构及其相关投资者均能够从中获益,因此上述模式在上市公司非定向发行中屡试不爽,处于信息核心圈以外的机构们往往不是面临二级市场被套的命运,就是以较高的增发价“帮衬”上市公司完成增发并高位套牢长达1年之久,而无法获得核心信息的中小散户们在更多地充当了炮灰的角色。

  对此,声称要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强化机构监管的证券监管机构们一直处于不作为的观望态势,一幕幕机构和上市公司联手导演的“默契”故事依然继续上演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