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重庆:一手抓监管 一手促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14:59 来源: 经济日报

  国有文化资产该如何监管,如何保值增值?面对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重庆市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办公室;二是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

  “2005年5月26日,我们公司应运而生。”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文资公司)总裁陈扬告诉记者,“重庆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研究之后,选择了走市场化之路。从那时开始,我们代表市政府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职责,对授权范围内所属国有文化资产拥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

  经过6年多的努力,目前,被纳入文资公司监管范围的主要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出版集团公司、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和重庆大剧院,以及新建和直接管理的重庆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庆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重庆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嘉禾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市委、市政府赋予了我们监管的权力,随之而来的则是沉甸甸的责任。”一位文资公司负责人表示。据介绍,在文资公司成立之初,被监管的四大集团中既有事业账又有企业账,核算标准不统一,资产资金状况很难说清楚,考核机制更是无从谈起,也没有规范的决策机制,产业发展面临严重制约。

  为此,文资公司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始了建章立制的艰难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在2005年,文资公司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概括起来就是“1+5”的管理制度。“1”指的是《关于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的意见》,而“5”则是5份配套文件,分别是《四大集团2005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及领导层薪酬方案》、《市级文化企事业单位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贯彻〈重庆市经营性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管理办法和备案管理办法》和《监事会工作暂行规则》。此后,文资公司又在“1+5”的基础上,根据执行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和深化各项规章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但有力推动了重庆国有文化资产内部企业化改革进程,帮助其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准则的财务制度、治理结构和企业制度,更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国有文化资产的经营效率。

  据悉,2004年,重庆四大国有文化集团总资产仅为62.46亿元,利润只有1.10亿元,营业收入不过30.09亿元。而到了2010年,四大集团资产总额、利润和营业收入分别跃升为152.66亿元、2.36亿元、60.09亿元。

  此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文化强市,将文化产业打造成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主导力量,国有文化资产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规范化建设让重庆的国有文化资产得到了发展,但这仅仅是常规发展。这样的发展速度只能守成,而无法实现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新要求。于是,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开始思考和探索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路径。”新形势下的文资公司迅速调整了自身的定位,在监管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一手抓监管,一手促发展。“最后,我们决定以项目为抓手,通过项目带动,促进产业发展。”

  文资公司牵头策划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产业项目,包括解放碑时尚文化城、大足影视剧制作基地、重报创意产业园、黄桷坪艺术园区、南滨路出版传媒创意中心、现代印刷包装基地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据悉,重庆市文化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提出的10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和10个文化产业重大项目、50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近1000亿元。

  为了解决随之而来的资金瓶颈问题,文资公司按照“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效率”的原则,着力构建融资担保平台、公益募捐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等“六位一体”的投融资平台,为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一些项目已经开始运行。重庆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以公募的方式,为公益性宣传文化事业提供专项扶持。截至目前,已经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13场重大公益性宣传文化活动。今年,文资公司还成功注册发行14亿元中期票据,首期6亿元已经成功发行到位。

  对重大文化设施进行市场化管理和运作,是文资公司抓产业发展的又一创新。位于江北嘴的重庆大剧院,已成为市民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好去处,截至目前演出场次已经达到了403场,上座率达到70%以上,有力地带动了重庆演艺市场的繁荣。难能可贵的是,大剧院每年暑假举办的“打开艺术之门”演出活动,票价最低只需20元,而每月一场的市民音乐会,票价也不过30元至100元。重庆大剧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已经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2011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2010年重庆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空前活跃,动漫、网络、移动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收入1.71亿元,增长71.25%。持续不断的努力下,2008年至今,重庆国有文化资产每年净增长20亿元以上,持续保持了26%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