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入基层的报道更动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14:59 来源: 经济日报

  ①记者王璐(左)在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大义镇采访棉农。

  ②记者李丹(左)在贵州采访养鸭专业户,了解旱情对他们的影响。

  ③记者金晶(左)在北京西站北广场采访交警。

  ④记者陈莹莹(左一)在山东寿光稻田镇了解支农贷款使用情况。

  8月23日至今,经济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访报道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记者们纷纷深入到工厂、农村、街道和社区,与广大群众倾心交谈,用笔记录,用心思考,以鲜活的报道反映城乡基层的变革及生动的社会面貌,迄今已刊发各类报道300余篇。

  经济日报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报道,广大记者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以新鲜的报道元素、细腻的着墨文风、独特的新闻视角、深入的现场采写,给读者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笔者通过精读专栏作品,有以下三方面感受:

  沉在基层,情系群众。脚板底下出新闻。报道见证了记者走基层、沉一线、抓“活鱼”的务实作风。记者们走进了火热生活、走进了农家地头,走进了生产车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而也深深地走进了广大群众的心里。

  文风朴实,感染力强。如《潍坊为啥不见小广告》一文,笔者用“打探”的写作方式,探寻了潍坊治理小广告的“笨办法”和“硬功夫”,让读者深受启发;《旁听“低保听证会”》一文,通过“听证会”上低保对象的朴实话语和“三级联审”的现场评议,使读者被“程序规范、民主决策、透明公开”的阳光低保机制深深感染。《水务村里话水务》开篇就是百姓的质朴语言:“今年夏天的这几场雨,可让我们村子东、南、西、北4个互通的连环蓄水池吃饱喝足了”;在《机械化种田真省心》中,一位70多岁农村老人所说的“有政府,有合作社,俺啥都不操心”等语言读来朗朗上口,群众一听就懂,真实性、启发性、感染力都很强。

  形式多样,视觉新颖。专栏形式多样,有蹲点笔记、基层发现、基层见闻;报道体裁丰富,有特写形式的现场素描、有日记形式的镜头聚集,还有富于深度的思辨分析……这些报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且都在重要版面推出,令人耳目一新。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委宣传部 秦祖成)

  我看“走基层”

  身入心入 情系群众

  我看“转作风”

  心中有情 言之有物

  在“走转改”活动中,经济日报的记者们跋山涉水,进村入户,深入基层“接地气”、“抓活鱼”,以深厚的感情对待群众,了解基层的发展现状、体验百姓的幸福生活,报道语言通俗、事例鲜活、情感真挚,充满泥土的芬芳,读来备感亲切。

  例如,《北芹村的蔬菜不愁卖》、《葡萄熟了 农民乐了》、《芷江小鸭越重洋》等报道,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的成功经验,非常有指导性和可借鉴性。特别是笔者读到《立体种养富农家》一文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家乡江西省石城县龙岗乡的水庙村。与报道中介绍的河北省赞皇县北坪旺村一样,近年来水庙村利用四面环山且邻近水库的发展优势,大力推广“山上种果树、山中养猪羊、水面养番鸭、水里养鱼虾”的立体种养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更保护了自然环境,让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只有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才能走进群众内心世界;只有了解百姓生存状态,才能体会群众冷暖诉求;只有感受群众喜怒哀乐,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用第一手的素材、最生动的现场、最感人的故事,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希望以后这样的报道能多些多些再多些!

  (江西省石城县委宣传部 赖於艳 熊益康)

  活动见实效

  把握国情 富于启发

  经济日报的“走转改”报道以朴实清新的文风,生动介绍了我们基层的新生活、新现象、新经验,学得到、用得上:

  一是关注基层,备感亲切。基层,是我们党的各项富民政策落实,变为群众自觉行动的大舞台。记者下基层,才能采访到各类新鲜生动的新闻,从而更好地把握基本国情,使党的新闻事业扎根于沃土。如《立体种养富农家》、《高原油桃分外甜》、《忙措村里致富忙》等新闻报道,都好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启发很大。我们江苏省沭阳县东小店乡领导以这些报道为借鉴,一方面围绕秋播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优质无公害小麦种植,一方面搞高效蔬菜立体种植,利用林地搞立体养殖绿壳蛋鸡、生态鹅等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以小见大,富于启发。报道通过基层调研,回应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例如《一个产业小镇转型升级中的行与思》一文,选取浙江诸暨店口镇作为调研点,剖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而使读者了解到,缺乏资金并不是中小企业遇到的惟一难题,吸引人才、研发技术、产品转型、品牌建设等,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这里的中小企业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坚持、坚守、坚强和坚定,再次踏上创新之路。在《自主创新的动力之源》、《上寮村的“绿色”转变》、《安居梦圆闹市间》等报道中,科学发展、转变方式、改善民生等重大主题得到了鲜活生动的阐释。

  (江苏省沭阳县东小店乡党政办 赵登亚)

  我看“改文风”

  清新朴实 生动鲜活

  经济日报“走转改”活动中亮点可谓不少,对笔者触动最大的则是“蹲点笔记”专栏,记者用笔记录,用心思考,以鲜活生动的报道反映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展示各族人民的崭新风貌,文笔朴实生动。

  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常常会听到记者朋友这样的感叹:没题材可写;有好题材写不透;写透了读者不买账。这或许也是当前许多记者头疼的问题,没题材可写就去网上找素材,然后关起门来把材料整理一番交给编辑;碰上好题材又囿于胸中墨水有限,浅尝辄止;即使看起来写透了,语言又过分生硬,空话套话连篇,得不到读者肯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记者热衷于和领导干部、红头文件打交道,热衷于一知半解的工作态度和单薄轻飘的写作方式,热衷于好大喜功的报道手段,而忽略了新闻的源泉在基层,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记者必须接触社会各类人群,承担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深入基层,关注群众,才能更好地转文风。记者的真正舞台在基层,一个记者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首先得到群众的认可,只有这样,记者的事业之树才会长青,才会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比如我们的老前辈范长江先生的名著《中国的西北角》就是他深入中国的大西北写出的。这种精神应成为我们当代媒体人的自觉追求。

  “蹲点笔记”专栏中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报道彻底摆脱了“没题材可写;有好题材写不透;写透了读者不买账”的三大通病,用群众话说群众事,让报道极具生命力。比如在《库尔勒梨农的快乐生活》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忙,真忙呀!’刘哲明忙得乐不可支:‘就是全家老少齐出马,每天连着干上12个小时,也忙不过来了’。”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果不是记者的亲身体验,又怎么可能妙笔生花呢?老百姓最质朴的话语,往往有着最动人心弦的力量。

  (重庆商报 廖水南)

  报道增信心

  传播经验 服务发展

  经济日报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以鲜活生动的语言,清新朴实的文风,写出了脚板下的新发现,蹲下去的亲身体验,介绍了许多发展经验,有助于我们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读后感慨很多。

  报道有反映城乡生活新面貌的,如《我的社区我来建》、《库尔勒梨农的快乐生活》等;有反映民生的,如《我从心里为住保障房的群众高兴》、《百姓用上了廉价药》、《廉租房租售并举惠百姓》等;有反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弘扬科技创新的,如《大荒地村的集约化之路》、《自主创新的动力之源》等。报道面广量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既展示了基层群众的生活实践,还突出了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的主题。

  笔者长期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笑看风起电能来》、《循环经济显魅力》、《生态经济 富民乐民》等报道,虽然篇幅不长,但表现了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农村废弃物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注,可见记者确实是带着思考走基层的。希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能持久地进行下去。

  (江苏省海安县农业委员会 陈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