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航商业:空中流量价值套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11:13 来源: 《商界评论》杂志

  瓶颈:扩张之后的内部整合,集团下属业务之间的互动与协调。

  新引擎:零售百货、商业地产。

  现状:商场超市已达到394家,营业面积110万平方米。

  ■文/本刊记者 丁保祥

  旅游、物流、酒店,三项联系紧密的业务扩张难免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海航集团完全在围绕主业“航运”做文章。但是当海航商业以一种强势姿态在零售百货业内宣告崛起,我们发现海航集团原来是在围绕“人”的需求来做文章。航空、旅游、酒店等分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与无限的商业价值空间——而海航商业正是这些潜在商业价值兑现的新平台。

  ■ “空袭”式抢滩

  零售百货是一个非周期性的行业,它有稳定的现金流。这正与海航集团旅游业务、客运业务的周期性波动的特质相呼应,更何况消费品市场似乎永远都有一个坚挺的增长幅度。于是,海航集团组建之后,便盯住了这一行业,并很快圈到一片片市场。

  2003年,海航集团重组上市公司西安民生百货,三年后并购宝鸡商业集团,进而以西安、宝鸡、汉中等城市为中心,在陕西进行区域布局。试水四年后,海航集团于2007年成立了海航商业,并且将西安民生和宝商集团的资产转入其名下。凭借集团的资本运作和对百货零售行业的四年积淀,海航商业四面出击,展开了规模更大、节奏更快的扩张,华东、华北、华南地区先后出现在海航商业的版图之上。

  看一下海航商业的收购步伐:2010年3月,陕西三棵树超市;4月天津国际商场、广东梅州乐万家超市、湖南家润多、购宝乐商业;8月,江苏南通超越超市;10月,上海第三大超市家得利……除乐万家外,其余全部被海航商业全资控股。这些商场超市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退,可守既有门面,改善管理与经营成本;进,可以扩张门店,增加便利店、专卖店等其他业态。

  当前,海航商业旗下的零售门店已达到394家,营业面积110万平方米。围绕一线城市,海航商业的零售业务正在往三线城市下沉。之所以步伐如此紧凑,海航商业有自己的理由和判断,随着消费升级,零售渠道的整合将在两年之内完成,零售行业的格局将会明朗,中小零售企业将逐渐丧失原先的地位及盈利能力。故海航商业先做大渠道规模,然后再考虑整合。扩张之后,海航商业同时在做零售业态的多样化,除卖场、社区超市以外,专卖店、生鲜超市甚至便利店都可能将在体系中出现。而江苏的超越超市就具备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便利店、加盟店4种业态。

  这种扩张模式颇具“空军”战斗特色,由总部选取目标,直指那些已经发育成熟的企业;然后海量的资本倾泻而下,瞬间击溃抗拒并购的各种防线,拿下目标,实现门店数量的规模化递增;这样就可以迅速抢占行业滩头,深入市场腹地。等各个区域布局完成之后,一个大型的零售百货集团就宣告“横空出世”。

  由于商场超市经营涉及到物业租赁,海航商业内部也正致力于商业地产的开发。海航商业倘若用十年时间将某个区域的商业氛围提升完备,周边物业租金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海航商业自己却受益有限,为他人做了嫁衣。于是海航商业收购了青岛万邦中心、重宾保利大厦、西安曲江华平等CBD区域的物业。这样,与商业地产相结合,未来百货零售业务的地租成本必然会降低;人流、车流、物流量的提升也当然会提升商业地产的价值。

  ■ 客流量的价值“套现”

  以航空业起家的海航集团正在变身“商业帝国”,其版图已覆盖航空运输、旅游服务、机场、物流、酒店、地产、商贸零售等多个产业,拥有100多家成员公司,近10家上市公司。而其扩张的逻辑是什么?是从航空主业由近及远向周边蔓延?

  机场管理、物流运输和旅游业务是与航空运输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可以说是主业直接的“衍生品”,后两者分属海航旅业和大新华物流。在旅游业务上,海航集团也打造了一条产业链,往上扩张到景点管理运营,往下游则衍生出旅行社、车辆租赁等业务。于物流业上,大新华直接承接了航空货运业务,然后“下降”到地面的陆运,再“下沉”到海运。围绕海运再发展港口、码头等业务,海陆空一体化的物流业务已近似“功德圆满”。

  客运、旅游业务的外围,是酒店经营、酒店物业开发,于是海航实业又应运而生。然后,与酒店物业开发平行或相关的地产投资、装饰工程,也纳入到了体系当中。

  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同心多元化”战略,公司增加的是与现有产品或服务相类似的新产品或新服务。

  但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有些不满意“多元化”这一描述,他对外界强调,海航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多元化”企业。当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处于上升或平稳阶段时,对于强化既有的优势地位而言,集中式的同心多元化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现在的产业虽然都是围绕航空主业来展开,却是主要针对航空旅客“吃、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产业链。海航要做的是“人的服务商”。要知道,虽然中国GDP已经是世界第二,虽然消费人群已经是13亿,可是二者依然在增长,做“人的服务商”,将会有一个无限的市场空间。

  分析海航商业在集团中的定位,与其说它想在“购”字方面为“人”服务,倒不如说海航集团是想将巨大的航空旅游的人流量的商业价值进行再挖掘与“套现“。这样,负责商贸零售产业的海航商业就有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海航集团所有的服务内容都可以纳入海航商业的范畴当中,成为集团所有商品的大超市。未来旅游、出行、娱乐、物流等服务内容都可以通过海航的各个渠道作为入口。比如,在湖南家得利超市,已经有海航天天快递的百姓包裹代收业务。

  当旅游、物流、酒店物业的发展在凸显,表面看来是海航集团在围绕航空主业在扩张,但是当海航商业强势崛起的时候,围绕“人”来做文章的逻辑也就浮出了水面。

  ■ 互动与支撑

  海航商业与百联等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作为对航空客流量商业价值的兑现平台,“背后有海航集团,可以结合海航的旅游、酒店、商业地产等联动发展,以树立区域竞争优势”。海航旗下的物流业务可以参与海航商业的体系当中,降低其运营成本,支持海航商业零售渠道的全国性拓展;通过先天优势经营免税品,海航商业则可以在旗下商场铺货。

  海航集团素来以资本挪腾、关联交易和买壳业务水平高超著称。借助集团的资本运作优势,海航商业可将百货业务打包注入上市公司西安民生,而超市业务则有可能将被单独纳入一个公司,比如家得利,然后上市。事实上家得利也正在扮演一个资本平台角色,湖南家润多,还有江苏的超越超市,都是通过家得利进行收购的。

  借助资本运作,海航商业的扩张整合将会更为有序。海航商业把国内分为八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打造一个龙头企业,并且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使其进入区域前三位。至此,海航商业中超市和百货的发展思路已十分明显。

  坚定地相信零售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海航商业领导人暗中已经将沃尔玛定为自己的对手和榜样,海航集团的新引擎已然在轰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