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德康:感恩山泾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21:3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高煜荣 杨圣学报道

  夜伴潺潺水声而眠,晨闻啾啾鸟鸣而起。山泾村这个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乡间,生活着一批悠然自得的乡村老人。他们既非达官显贵,亦非企业精英,虽居乡间一隅,却既有薄田可耕,又有保险可领。

  乡亲们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缘于古里镇康博村(原白茆镇山泾村)走出去的一位村民: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1999年以来,他以个人名义多方筹措资金1.2亿元,建成了拥有423幢现代化庭院式别墅的康博苑,使全村1600多名农民住上了小洋楼,并每年拿出20多万元资金给全村的老人发放“养老金”,为乡亲们的幸福晚年撑起了一片蓝天。

  “波司登从创立之初就一直把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当企业很弱小时我们的目标就是回报乡亲,企业发展壮大时我们把目标定为了‘带动一方经济,扶持弱势群体’,当企业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的目标就是回报全社会了。”高德康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一个企业家基本的社会责任。

  是什么使这位企业家的感恩之情如此厚重,又是什么样的情怀赋予了高德康如此博大的情怀?《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走进了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位于常熟市的总部,同时,也走近了这家民营企业沉甸甸的历史文卷。

  在波司登档案馆,《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首先看到了一辆老旧的二八式自行车和一台锈迹斑斑的脚踩式缝纫机,桌面上摆放着已经泛黄的财务结算表和出差报销单。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高德康创业之初的家当,那台家用缝纫机是高德康最初的生产设备,那辆自行车是他每天往返常熟与上海之间取料的代步工具。这些实物,都见证了波司登创业之初的艰辛。

  出身于裁缝世家的高德康传承父辈人精良的技艺,同时又具备了父辈人所缺少的创新精神与组织能力。1976年,年仅24岁的高德康组织了11位农民,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缝纫组,自任组长,资产是8台家用缝纫机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波司登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手扶缝纫机小转轮,脚踩自行车简易蹬,上海至常熟近200公里的土路上,经常会看到高德康风尘仆仆的身影。在这位年轻人敢闯敢干的拼博下,终于在1980年拥有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继而从来料加工,到贴牌生产再到进军羽绒服界,高德康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市场潜力之巨大,做出了关乎企业走上成功之路的关键决策,于1992年底正式注册了日后闻名世界的品牌“波司登”。

  随后,波司登凭借着“两化融合”和“创新驱动”两大制胜法宝,坚持走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的路子,由低层次、低品质向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价值创造迈进。先后在江苏常熟、山东德州、扬州高邮、宿迁泗洪以及徐州建成六大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品牌羽绒服生产商,年产量占全球羽绒服市场总量的1/3。今天,波司登羽绒服已连续16年全国销量遥遥领先,连续15年唯一代表中国防寒服向世界发布流行趋势,在中国服装界独树一帜。集团年销售额超158亿元、利税达22.72亿元,成为国内消费品领域唯一统揽全部3项国家最高级别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全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

  高德康坦言:“企业小时只是自己的,当企业大了,它就是社会的。”如今,累计向社会捐赠超过5.5亿元,先后获得慈善募捐工作先进集体、爱心慈善奖、江苏慈善之星、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奖、中华慈善奖等称号的波司登,对于人们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服装品牌,更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品位和一种回报社会的感恩精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