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此秋,彼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鲍安顺

  

此秋,彼秋
赏秋是需要气度的,登高赏秋,站立天地之间,心灵的眺望远远比目光所及要多一点思想的韵味。

  自古赏秋的人太多,大都沉静在传统视角里的凄凉、忧郁、消沉,或者秋雨一样绵密的惆怅;也有情绪稍高些的赏秋人,或把看到的秋天比喻成勤劳质朴的妇人,或在秋天看见辉煌耀眼的金色,或品尝果香滋润,或体会成熟稻穗的波澜壮阔;更有人眺望大雁飞翔,看天空与湖水一尘不染……一切都是秋高气爽。

  多年前听一位著名诗人讲课时说,有一首诗叫《黄金树》,那是写一棵在秋天树叶完全变黄了的大树,金黄的秋叶簇拥着、燃烧成一团金色的火团,在旷野上,在天地间闪烁光芒。诗人把秋天的黄金树,写得出神入化,那黄金树仿佛一只金色展翅的大鸟,展翅欲飞,像要带走一个激情燃烧的秋天,还有秋天里灼热沉重的诗意……我当时向身边一位女诗人请教,她告诉我,诗写得很好,金黄色的诗意原来就像收获时节的爱情,就像我们燃烧的翅膀……我听得似懂非懂,如今,我终于弄明白了,女诗人的赏秋之情,与自己的情绪有关,那是恋爱季节的情绪,有我那时无法理解的朦胧之美。

  我的赏秋之情,无外乎体验秋天的沉稳、豁达、清高气爽,稻花飘香,满山盛开一朵朵金色的野菊绽放笑脸,还有遍野的枫叶红了,我是在流连忘返的思绪中品味秋天的美丽的。

  曾经,从我的印象中挖掘出的秋景,都有点儿秋意潇杀的意味——成熟的稻子是温和的,染色的山林是婉约的,变凉的山水是文静的,高爽的天空是干净的……记得我无数次走进深山大谷,站在高山上听一声霜天雁鸣,感受它行色匆匆地飞翔,在渐行渐远中寻找归家的路程。山上桂花散香,我独自想象月儿温婉而清丽,让我想起母亲衣襟上丝丝久违的弥香。在溪畔,心灵的寂寥是散落河水中的真实——如练的斜照倒映清泉之上,清澈见底的水上,轻泛涟漪,让我的目光静置在恍然星河,波光粼粼的秋天诗意,在深山大谷成为宏伟的宁静。

  有一年的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云南红土地看到了秋色,那种感觉令我为之一振,怦然心动,那是一种欣赏天籁画卷的神秘感和自豪感。有人说,东川红土地的秋色,是上帝打翻在云南的画板,浓烈的色彩艳丽而斑斓,是一种被灼痛了的美丽感,令人眩晕。

  云南红土高原是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被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而其景象甚至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层次分明的彩色与线条,让山川呈现出一片片暗红、紫红、砖红等不同的红色。方圆数百里大大小小的山头、山坡上,油菜花与洋芋花星星点点成片地绽放,金色的稻穗与麦浪热情翻滚,红、绿、白等多色交融的世界,是色彩斑斓令人炫目的视角天堂,勾画出山川磅礴的大气势和大神奇。难怪有人这样形容在云南赏秋的感受:那儿秋天的农人很憨厚,他们在翻耕高原的红土地,种上高原的庄稼……从盛开高原的花朵,到田间农人劳作的身影,一举一动都像是艺术,不,是在创造艺术,创造使人一头扎进原生态高原生命本真灵感中的上帝的艺术。

  清代诗人袁枚的有一首诗:“光阴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可以明白,苔花虽小,也有生命,虽是一芽小草,怀揣一颗开放的心,就自然在喟叹之余,轻轻开放着让自己的生命飞翔起来。我也一样,置身在自然之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可是赏秋之情也能深入到天地之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