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民众感受是中国经济最真实晴雨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06:16 来源: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陈祥
近日来,FT中文网财经评论人周克成的文章《现行社保制度的“劫贫济富”效果》,激起公众对社保话题的关注。周克成指出,之所以“劫贫济富”,是由现付制度、户籍歧视、领取养老金的缴费年限不合理设定这三大原因所导致。周克成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以社会中的人自愿组织形成互相担保的保险体系和保障体系来替代政府强制执行。
周克成的文章,内容上也是老生常谈,与半年前、一年前、两年前甚至更久远前,国人对社保话题的关注、对现行社保制度的批判基本上相同。但是,文章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激起了网友们的共鸣。虽然有指责文章剖析得肤浅,其但总而言之,多数人都对社保制度大为不满。
更多的回应声音,则聚焦在中国公务员不用缴纳社保,退休金是企业职工的数倍,这还不算退休后依然能享受到的福利和特供。这种社保制度上的双轨制,之所以引起公众强烈的情绪共鸣,更大的原因在于社保范畴之外,他们日常的工作环境、薪金待遇和福利、所能拥有一定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成功概率,同公务员群体各自走在双轨制的道路上。仅仅是公务员不需缴纳月饼税,有与外界食品安全问题和通胀无缘的特供食堂,就足以让人感觉公平一词遥不可及。
正如有论者指出,社保问题关键在于制度碎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矛盾、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悬殊的矛盾、转移制度与养老保险统筹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险管理与运营管办不分的矛盾、社会保险资金运营的低效率与高投资回报意愿的矛盾。
社保问题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多数领域一样,难以避免积弊重重,FT中文网的一文不过是在火上滴下一滴油。对此,《人民日报》采访了财政部,财政部解释了为何不同群体对民生改善的感受不尽相同。财政部的解释,听起来与所有人都曾在教科书上背得滚瓜烂熟的话语无异,“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原因在于:财政收支总量较大,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却很低;民生支出分为“普惠式”和“特惠式”;有些民生支出直接增加个人收入,有些侧重减轻个人支出负担;有些民生支出增加居民收入或减少支出,有些体现为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总而言之,财政部的诉苦理由建立在一个事实之上,国家财政收入的2/3用在了民生上。
同时,《人民日报》还有对应的一文,《外储不全是百姓“血汗钱,不适合分给民众》。
财政部列举以下的种种支出,来说明不是所有民生支出都会让具体个人获得直接感受:比如,加强环境保护,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推进道路交通建设,使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快速;完善供水、供电、供暖、燃气、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市政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生活配套服务;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能力建设,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推进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购物更加方便舒适等。
这些解释显得很无力,因为财政部偷换概念将公共支出与民生支出混淆在一起。按照这样的逻辑,即便是国防支出,也可以被纳入民生支出之中,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国防环境。我们可以反驳一句,还有1/3的国家财政支出用在什么样的非公共支出上了,因为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的本质决定了一切都是为了公共支出。
再拿人口多导致人均分配低下这么一个借口,实在过时。首先,人口多,创造的财富也随之增多;其次,人们看不到国家在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中做到基本上的公正与平均。相反,庞大的“三公”消费、中石油中石化在内的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奢侈惊人,等等,这些事实存在都让人怀疑国家发展因为处在起步阶段而难以满足公众的基本社会保障这样的借口。在无法获得基本社会保障的同时,还有各项被人诟病的支出,首先是比例高、种类多的税收,其次是公路收费、教育支出、购房支出等这些未被国家列入负税范围内的个人支出。按理说,这些支出应该是在个人交税购买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多能获得免费服务的,至少不会是一个个天价。
民众感受是中国经济最真实晴雨表。在多数民众看来,这是一个高税收、低福利的发展模式,养老、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难以让人对现实和未来有信任感,甚至觉得杯水车薪、形同虚设。近几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退保风潮,以及上海社保案引发对社保资金黑洞的注目,都加重了人们对自己切身利益—社保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