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温州金融改革想法太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0 22:03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温州的金融改革很重要,但是温州披露的“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让人比较晕,搞不清温州的金融改革究竟想要什么。

  温州市出台的“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包括五大体系、四个区、八项内容。五大体系是:探索建立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四个区是:建设温州地方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示范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和农村金融服务先行区。八项内容是:争创“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全面启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鼓励和引进全国性金融机构在温州设立专业机构、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试点、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促进股权投资业发展、建立创新类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机制。

  老天!这些改革别说付诸实施,单单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没个三年五年根本别想制定出来。一项改革当然应该尽可能全面,但温州的“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盘子太大,想法太多,头绪太乱,主题不突出,很像“加夜班赶制出的方案”。

  温州改革是为了给全国金融改革蹚出一条新路?还是为了主要化解眼前的高利贷危机?抑或兼而有之?这是温州改革必须首先考虑清楚的。粗看“行动方案”,温州改革“救急”的成分比较大,核心还是围绕怎么筹集资金,而对中国金融体制的固有弊端触及不多,遑论改进了。

  温州高利贷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从小范围看,是央行本次宏观调控政策的牺牲品:畸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造成正规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近乎“断供”,畸低的存款利率造成储蓄资金逃离银行寻求利差,高利贷也便产生了。温州高利贷是对行政力量过分介入金融操作的自然反抗。数量型调控工具只能调节资金供应的数量,不能真实反映资金流动的“压力差”和流速、流量,只有价格型工具(利率)才能担此重任。比较合适的调控策略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适当抬升资金使用成本(贷款利率),这样才不至于造成资金的“堰塞湖”。关于这一点,我们曾数次提出建议,比我们更高明的专家学者也曾大声疾呼,但这些建议怎能进入央行的法眼呢。行政力量介入经济运行的前提,是相信自己比市场更聪明、更有效,管理层最不缺的就是自信。

  从更大范围看,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体系存在巨大的利益分配失衡问题。当无数小微企业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甚至不惜吞毒药般借入高利贷的时候,工农中建四大行却坐拥巨额利润。当做实业不如“做钱”的时候,谁还愿意做实业?难道管理层没有发现这一问题吗?当然不是。这是立场问题,是谁说话更有分量、“更偏向谁”的问题。

  中国要进行比较彻底的金融改革,必须首先破除“放开就会造成金融体系大乱”的过分担心(不放才造成了高利贷的局部风险爆发),必须有舍弃银行垄断利益的胸怀,必须削减行政力量对金融的过分介入,必须围绕“资金流动能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需求”这一核心目标来进行……而要完成如此重大的改革,只能由中央高层主导,地方试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此次温州改革更像是地方为了解决高利贷问题而临时抱佛脚,无论眼界、格局还是追求的目标,远未触及根本问题,因而称不上“划时代意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