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开闸”:聚焦沪浙粤深获批自行发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13: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财政部昨日下午宣布在上海、浙江、广东省和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但值得关注的是,财政部在通知中虽明确四个地方政府可以自行发债,但对债券的期限与规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地方债今年首次“开闸”,下一步走势将如何?又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
地方债“开闸”
四省市获资格试点自行发地方债
财政部方面介绍,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加强对2011年自行发债试点工作的指导,规范自行发债行为,该部制定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办法称,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详细
好处不少
缓解地方债偿付风险
从债务结构看,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中确有80%是银行的贷款,大凡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能够覆盖贷款本息的,均转为按正常商业贷款运作;剩下的仍按平台管理,不允许赖账,由平台对应的政府负责,配合债权行对相关债务补正合同和完善抵质押条件。同时,中国各级政府的偿债能力不断提高,地方政府支出所形成的大量权属有许多属于有效资产,具有一定的变现能力,有利于改善偿债条件。>>>详细
可缓解土地财政依赖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发债是由中央代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启动,意味着我国正在探索地方政府发债的新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逐步建立稳定和规范的发债渠道,逐步向自主发债模式过渡。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表示,该试点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详细
隐忧仍存
四省市发地方债或埋下更大隐患
鲁政委称:“允许四省市发债,一方面说明了年内地方偿债压力的确大;另一方面也暗示城投债风险已大降。但在地方政府举债约束机制未能健全的情况下再开新口子,则可能为未来埋下更大隐患;财政部"代办"偿付,也使市场无法正确评估信用风险。对于允许四省市发行地方债是否可被视为宏观政策的松动,则要看额度是在年初预定的2000亿以内,还是额外新增的额度?只有新增,才可视为松动。”
地方债再度惹关注 “风险”成焦点
刘明康: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9日在北京表示,当前人们普遍关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业务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以及民间融资活跃等问题。对于这些领域,总体风险是可控的。>>>详细
聂日明:地方债需谨慎小心系统性风险
以往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进行的融资,除了财税结余以外,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土地财政和银行信贷。土地财政推高房价,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使得政府反过来要融资建设保障房,以解决其负面效应。而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信贷,规模大、效率低、风险高,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全局,并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信贷市场不仅无法继续为地方融资,还需考虑如何化解融资平台的存量贷款。作为中央政府,目前就面临着两难,既要设计机制,让地方政府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融资,又要防范地方政府搭便车、不计后果地透支中央政府的信用资源。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即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业内人士:地方将面临债务管理挑战
杨志勇表示,对于地方来说,将直面发债规模选择、进行发债组织、事后偿还等种种债务管理问题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比如获准自行发债后,对地方政府透明度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其加快构建地方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贾康认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一个新的机制,其发展方向是逐渐置换和替代那种不够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的隐性负债,现在这个地方公债就应该有一套制度和规则,一定要更清晰、透明地按照规则接受应有的约束,走全套的程序,实行全程的监督。 >>>详细
叶檀: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至关重要
叶檀评论到,一旦允许地方发债,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至关重要,地方政府的信用纪录,地方的偿债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接受债券购买者的检验,很难想象债券购买者会为一项毫无产出的面子工程掏钱。如果地方投融资公司出面发行企业债,那么项目的投资收益评估报告将一一摊到桌面。公开的风险比不公开的安全要让人安心得多。>>>详细
(责任编辑:永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