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光伏行业寒冬来临 市场政策均不看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21:26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近日,国际著名太阳能分析机构IHS-iSuppli光伏行业高级总监兼首席分析师Henning Wicht在沪表示,尽管今年光伏市场规模仍将较去年同比上升25%,但明年安装量可能会下降,预计四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将小幅下跌。

  业内人士表示,光伏行业的寒冬已来临。

  市场、政策均不看好

  江苏的光伏产业占世界20%到30%的市场份额,是全国发展最好的省份。但江苏省某光伏组件生产商却告诉《中国联合商报》,今年以来,江苏省光伏组件的价格已下跌三四成,部分光伏企业在美国股市股票缩水超过六成,遭受重创。

  iSuppli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晶硅组件价格下跌16%,三季度跌势延续。目前,我国一线供应商的晶硅组件价格在0.83-0.85欧元/W之间。晶硅电池和硅片的价格同样下跌至0.75美元/W(电池)和0.54美元/W(156mm多晶硅片)。同期,只有多晶硅价格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一直在50-60美元/公斤之间徘徊,但预计四季度将跌至40美元/公斤。由此,从硅片到组件供应商均面临利润被挤压的局面,对大多数电池、组件厂来说,息税前利润仍然接近于零甚至为负。

  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陈勇对媒体证实,最近确实有很多光伏企业产品卖不掉,有的压在欧洲的港口,有的要求延期执行等。不少光伏企业的负责人均担忧,受产能过剩、欧美国家削减补贴等影响,光伏组件价格未来将全线下跌。

  “目前中国光伏产品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使得国内新能源产业政策对国内产业支持的力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上述光伏组件生产商说。

  同时,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正在超越光伏发电,成为行业热点。与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首先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因此可大大降低整个发电成本。此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的“蓄电”环节,可以将获得的热能通过介质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可以保证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机发电,电压稳定。

  业内专家表示,太阳能热发电是刚开始产业化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具有清洁高效、稳定可靠等特点,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体系的完善,将会逐步提高其技术和经济优势,成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

  此外,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也不容乐观。今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规范了光伏发电价格,给出标杆电价,7月1日以前核准的还是每度1.15元,但是要求今年年底建成,如果今年年底没建成,就是每度1元。该政策引来多数光伏企业的担忧。

  认证与技术提升是发展关键

  尽管光伏行业在市场和政策方面均不客观,但全球产品安全检测及认证的领导者UL近日却表示,大中华区太阳能市场仍然值得期待。该机构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政府的太阳能补助计划指出,预计2015年,太阳能装机容量将扩大到10GW,是去年底900MW的10倍多。而全球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增长,也将促进中国太阳能产业链大幅提升产能。

  但该机构同时指出,光伏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如何让从原材料、光伏组件到整体系统在投入市场后,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据了解,UL在产业链中主要是进行公正的第三方检测工作。由于太阳能产品的运行安全需求长达20年,因此从材料、零组件到供电系统各个环节都须确保长时间使用下的可靠与安全。

  “通过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如UL的协助,可减少产品后期的失误、降低长时间营运与维护成本,并可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然而,仅靠第三方认证还是不够的,因为第三方认证对各国的产品都是平等对待的。”上述光伏组件生产商表示,光伏行业只有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才能最终摆脱行业的出口困境。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过去,中国光伏产业一直走的是产能扩张道路——买设备加工再出口,欧美国家则将重点放在研发和科技进步,故而引领制造业和产业发展。对所有企业而言,拯救自己必须从跟风转为引领,重点就是变产能扩张为技术进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