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阅读乃新媒体传播大势所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2:42 来源: 中国经营报梁宵
访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
谁说传统媒体跟不上新技术的步伐?
至少《时尚》不这么看。近日,时尚传媒集团首发iPad书架应用程序“时尚”;而同时上线的iPad版杂志《时尚芭莎》仅三天就荣登生活类免费iPad应用软件第三名。
从1993年创办中国第一本高档生活消费杂志——《时尚》,到目前包括《时尚芭莎》、《男人装》、《座驾》等17本期刊,时尚传媒集团已经将产品触角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电视、电影、iPad等新媒介载体的应用也使时尚从单一营销向全媒体营销转变;而多元化的品牌推广,不管是“粉红丝带”、“明星慈善夜”,甚至《非诚勿扰2》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尚的扩张甚至超出了外界对一个传统传媒集团的定义——时尚传媒集团全新的商业版图,正为新媒体时代量身定做。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威胁早已具化为日益下滑的广告数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只能坐以待毙,“锁定传统的内容优势,加强技术平台上的内容应用,淡化短期盈利,延伸品牌影响的触角,深度营销市场反过来促进广告投放。”——时尚的尝试可能并非标准答案,但却是面对新挑战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态度:不是抗拒,而是吸纳。
全媒体营销 内容应用是关键
“环境变了、介质变了,用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贵宾在哪儿,就要去哪儿,而不是守株待兔原地等着;而且,接到贵宾之后服务还没有完结,要进行招待,这样才能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就是全媒体营销。”
《中国经营报》:近日时尚集团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携手推出《时尚知道》,这样的尝试在传统媒介并不是太多,之前时尚已经在电影、电视、话剧上均有渗透,此时整合广播资源的原因是什么?
刘江:时尚要做全媒体传播集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其中一个必要的选项,也是我们现在积极推动的方向。一直以来,广播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目前大多数媒介都是诉诸人的视觉,相比之下,广播是一种更为便捷的媒介,在某种意义上,它受的限制最少、成本最低,而且具有相伴性;另一方面,我觉得广播也应该对某些内容进行统合之后实现品牌化,而时尚内容是比较适合这种传播方式的,比如喜欢明星的人,也喜欢听他的声音,对于没有整块的时间去接触美容化妆知识的职业一族更是如此,可以通过广播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目前传统媒体对接广播资源的情况的确不多,做品牌拓展就是要有这种勇气和战略眼光,我们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小尝试,之后也会打造专门的广播团队,我相信这一块的市场会很大。
《中国经营报》:时尚的全媒体营销的图景是怎样的?你准备如何推进?传统媒体整合全部媒介资源,打造全媒体营销的必要性在哪里?
刘江:打造全媒体才能更加全方位地服务用户,不只是争取新用户,更重要的是留住老用户,因为环境变了、介质变了,用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跟随市场需求提供服务。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贵宾在哪儿,就要去哪儿,而不是守株待兔原地等着;而且,接到贵宾之后服务还没有完结,要进行招待,这样才能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就是全媒体营销。
传统媒体做全媒体,首先要认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时尚集团的核心资本就是“时尚影响力”,这体现在多个方面:对时尚圈中大腕和明星的号召力、生产的内容、信息获取和制造的独家性——这些都是固有价值,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只是在其他介质上如何转换的问题。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就在于仅有内容是不够的,必须和应用相结合。
破解“免费模式” 数字化盈利突围
“实际上,现在数字化的方向是确定的,问题在于数字化的技术路线和模式还不确定。现在数字化处于一个纷乱时期,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目前是整个创意的爆发期。”
《中国经营报》:目前在内容的应用层面,数字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也存在手机、网络、iPad等多种介质形式,每一种介质也存在不同的技术路线,传统媒介应该如何认识数字化趋势?数字化将带来哪些挑战?
刘江:时尚目前的广告增长在20%以上,但这是一个特例,未来的增长肯定会在数字化上,目前的一些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从时尚集团自身来讲,时尚今年在新媒体方面的广告营收目标是几千万元,盘子还不是太大;但在未来3~5年内,时尚传媒将实现全媒体战略的成功布局,营业额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而基于数字媒体的相关运营收入将占到整体收入的30%左右。
实际上,现在数字化的方向是确定的,问题在于数字化的技术路线和模式还不确定。现在数字化处于一个纷乱时期,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目前是整个创意的爆发期,就跟当年的百家争鸣似的,最终谁能成为主流学派还不确定。所以要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去看,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否真正形成商业模式、获得盈利能力,如果没有的话,迟早会夭折;这就像长跑,没观众的时候会感到疲惫。
从目前来看,多数媒体电子化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即便能做出产品,在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更多的只是图一时的新鲜,而没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纷乱期也有纷乱期的好处,因为未来肯定是技术导向,媒体内容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所以现在可以抓住时机,与某些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方抢先达成合作。
《中国经营报》:目前传统媒体的数字化产品大多是免费提供的,很难获得市场回报?
刘江:对。这是一对矛盾,媒体要覆盖和推广的时候需要免费,而免费到一定量以后就还要收费,相应地又会损失读者总量,这是一个两难。但是数字化必然要实现“有价阅读”,否则纸媒辛苦采写的稿件被轻松转载,能量就被削弱了。
现在比较基本的解决方法就是错开时间,或者内容差异性,就是传统媒体上是成品,其他媒介上可以相对碎片化,或者做定制产品。
时尚未来的战略是:做产品,搭圈子,见效益。通过做出多种数字化产品,搭出时尚人群的交流圈子,并且增强圈子的互动性,进而实现销售,创造效益。比如目前做的“纸上艺廊”,在iPad杂志上的展示方式就很特别,不是单纯介绍艺术品,而是设置一个环境来增强表现力,而且可以360度全方位旋转欣赏,很直观,也很享受,其上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甄选的价位从1万元到10万元之间,谁喜欢就直接购买,做到了从产品展示到销售的转换。
总而言之,纸媒必须延伸自己,同时必须提炼并强化自己的核心价值,在新媒体出现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固有优势,同时别让核心价值流失。
多品牌竞合 “葡萄式”产品细分
“我们真正做到了内部竞合,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按照统一的规则去做,并且通过内部协调保证细分品类之间的资源整合。”
《中国经营报》:时尚传媒集团旗下有17本期刊面向各类细分市场,有同业指出,“时尚集团十分了解自己的读者,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时尚集团是如何做到的?
刘江:这也是了解市场需求,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开始做《时尚》的时候,有广告商要投放的是男性的产品,但广告商指出杂志中男性内容太少,这就提醒了我们,市场具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们就推出了第一本《时尚先生》,后来的期刊推出都是这样“需求导向”的逻辑,发现了一个苗头,就进行产品跟进,市场试水。另一方面是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空白之处“趁虚而入”。比如我们发现市场上的艺术品杂志都不太具有时尚感,品味和美感应该是一体的,包装、设计都不好,怎能做出好的艺术品杂志?我们的“纸上艺术”正是基于这一点推出的。
当然也有弃置的,比如之前推出过《时尚家居置业》,内容就是购房时如何选择,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房地产是地域性的,各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操作模式不同;其次就是房地产市场不够规范,不符合我们的时尚定位,因此就果断地停掉;不过我们借此积累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探索了路径,还培养了人。
《中国经营报》:细分品类之间如何能够避免内部竞争?形成多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
刘江:首先要判断这个市场空间或者资源是否足够多,假设总的市场份额有10个亿,而我只是拿到了其中的2个亿,那么对市场的细分就是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内,更多的是参与到外部竞争中,而不会造成内耗。
其次,我们真正做到了内部竞合,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按照统一的规则去做,并且通过内部协调保证细分品类之间的资源整合。我将此称为“葡萄理论”:每一个葡萄都有自己的一个范畴,在这个范畴里面,它自己会成长到最大,但是它和其他方面也会有交叉。
比如《时尚》杂志本身就有健康栏目,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健康类的市场较大,所以又单独推出了《时尚健康》杂志,之后不仅后者的广告增长迅速,也带动了前者此类广告的投放。这就是“葡萄式”市场细分的效果。
淡化盈利 混合业态延伸影响力
“不管什么形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和消费者在一起,让其了解、享受、向往;这方面的开拓起初起到了增强品牌的效果,但是做企业不能止步于此,因为我们还是要借此向市场、向广告商要效益,要价值。”
《中国经营报》:时尚传媒集团目前更像是一个文化产业集团,不仅投资拍摄电影,同时也搭建了社交平台,推出慈善晚宴、粉红丝带等市场活动,这些产业延伸的盈利效果如何?
刘江:做媒体首先要认识到其本质就是三个字——影响力。打造影响力产生的综合效能,不是在某一个领域单纯实现盈利就能体现的,时尚做杂志有四个支点——编辑、广告、市场、发行。发行是肯定需要的,广告也是主要盈利模式,编辑是根本;但除了这三个传统项目之外,我们也做了很多市场活动,它本身盈利与否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实际上是对整体品牌的塑造起到了核心增值作用。
未来,时尚的混合业态还会不断地扩张,不仅有话剧、电影,还会有舞台剧、音乐剧,甚至会展和沙龙、餐饮也是我们摸索的方向之一,这些方面会使品牌呈现更加丰满,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多才多艺是不是更好?同时,这也会使企业离市场和用户更近,能够最直接的接触消费者。
不管什么形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和消费者在一起,让其了解、享受、向往;这方面的开拓起初起到了增强品牌的效果,但是做企业不能止步于此,因为我们还是要借此向市场、向广告商要效益,要价值。做到有效的“二次销售”。所以,我觉得这种盈利的预期有的时间长一点,有的短一点,但是最终都能实现,这也是我们看重的。
《中国经营报》:既然在产业链上进行了诸多布局,时尚集团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如何定位自己?
刘江:我们很早确立了企业的使命:时尚生活领导者,时尚文化的创造者,时尚产业的推动者,因此,我们要在整个时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介入,构建时尚更强大、更深刻的影响力。原来是时尚杂志出版人,未来是时尚品牌的经理人,从时尚内容提供商变成时尚产业全方位服务商。
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永远坚持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的打造。所以有些事情我们选择合作,有些不会做得太大。未来的产业格局必定是整合的,整合以后才能产生价值最大化。我们目前的核心业务是期刊出版,未来是全媒体,这部分做好,才能在产业整合中提高议价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