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Kiva:让贷款真实可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3:3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锴

  乌干达的格蕾丝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他的丈夫在战乱中丧生。为了养家糊口,她开始制售花生酱。然而,由于使用的是旧的工具和生产方式,她制作花生酱的速度很慢,也无法赚足够的钱养活全家。

  格蕾丝认为她可以做得更好。她想制作更多花生酱,但苦于没有冰箱无法长期保存。于是她从Kiva那儿借到了资金,不仅购买了冰箱,还买了包装材料和更多制作花生酱的原料。如此一来,她的生意逐渐扩大,顾客也越来越多。如今,格雷丝已经攒钱买下了一小块地,正计划从Kiva申请贷款为孩子们建一所房子。

  Kiva是一家P2P(个人对个人)的小额信贷网站,专门为全球各地的穷人募集资金。创始人马特·弗兰纳里建立的这个网络平台,把需要资金的人和有空闲资金的人联系在一起。放款人可以在网站上看到贷款申请者的信息,自主选择借贷金额,甚至可以少至25美元。之后,放贷人可以通过eBay将款项转给借款人。这种模式为贫困地区的那些只需要小额资金就能启动的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贷款来源。

  某种程度上,这种在线贷款不过是电子支付浪潮中的一个极小的分支,但在慈善领域,P2P网络贷款的成本足够低,双方信息的对接也足够高效与透明。这种类似自由市场的筛选,使Kiva成为一个经济有效的长尾慈善平台。

  小额贷款领域的eBay

  小额信贷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金融手段来扶贫,在这一领域,尤努斯创立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首开先河。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北美地区出现了P2P模式,而直到2005年Kiva的出现,P2P跨境小额贷款才得以成为现实。

  最初,Kiva的创始人马特只是告诉家人朋友一些需要资金做小买卖的穷人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信息随即被更大型的博客网站发现,人们纷纷伸出援手,需要贷款的穷人很快便获得了资金。这为马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为什么不能通过网络平台将借款人与贷款人的信息快速对接呢?于是他与远在乌干达的一些小额贷款机构取得联系,让他们把申请贷款者的信息公布在网站上。

  要知道,对那些希望通过双手改变命运的穷人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从银行那儿获得起步资金。苦于没有担保物的他们,只能转而向私人借钱。高利贷由此产生:放款者索要的高额利率甚至高达80%至800%,穷人们靠双手改变生活的梦想也就此搁浅。据估计,全球大约有5亿人需要低利息的贷款,而过去30年中,只有1亿人获得过这种贷款。

  Kiva要促成的就是这样一种高难度的交易:传统的慈善机构很难面面俱到照顾到所有穷人,也缺乏足够高效的渠道去接触各类愿意伸出援手的人们,但通过网络平台,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与陌生人之间建立借贷关系,那些没有被传统金融体系覆盖的人群第一次获得了资金支持。这些贷款申请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可能是交不起学费的大学生,也可能是需要资金修理猪圈的农民、希望做小买卖的工薪阶层或小工厂主。

  彼时,网络信贷及捐助的高效率和信用在逐步被人们接受,大量原本通过线下完成的贷款开始转移到线上。据统计,2000年时,全球通过网络进行的捐助只有2.5亿美元,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增加到45亿美元,2006年则达到69亿美元。

  Kiva的P2P跨境小额贷款,其实是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小额贷款机构合作来完成的。首先,各个小额贷款机构通过走访等形式获得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并将其公布在Kiva的网站上。放款人可以了解申请者的个人信息、生意类型、贷款目的等详细信息,自主选择贷款人。这些申请者需要的金额从75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网站则模仿网上商店的做法,根据偿还前期贷款的情况、经营时间和贷款总金额等数据,将申请者分级。

  当放款人选择完放贷对象,将资金通过电子支付转移给Kiva后,Kiva会把这笔钱以免息或极低的利息借给相应的小额信贷机构,这些机构再在此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息,将资金借给需要借贷的穷人。

  眼下,全球有3300多个小额信贷机构,但它们的规模普遍偏小,也难以从银行获得资金。Kiva的想法是,通过网络从普通人那儿获得资金,借此把小额信贷机构获得资金所需的成本降至最低,甚至让它们无需支付这笔成本,那么它们就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借给穷人。同时,Kiva筹集的资金正是为这些机构带去足够的现金流,使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有需求的穷人。

  贷款的使用随时可见

  据悉,Kiva网站上公布的贷款申请有固定的还款期限,一般是12至18个月。当放贷者收到返还的资金后,他们可以选择收回资金或继续放贷。整个借贷过程的运营成本不超过贷款金额的8%。

  在借出与收回资金间的周期内,Kiva会随时跟踪贷款使用情况,并在网上和定期刊物上公布。放款人可以通过网站的更新信息了解借款人的进展,包括买卖的发展如何,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等。这些故事不仅能激励受助人,也激发了更多普通人参与贷款。

  这种让放款人与借款人直接打交道的方式,不仅拓宽了资金的来源,也让放款人从选择的自由中感受到了个性化的意义,让受助者感受到了社群和社会的支持,而不仅仅是账面上的一串数字。

  毕竟,这些贫困的借款人没有抵押物,难以获得担保,唯有信用和承诺。通过小额信贷,他们同样感受到了信任和尊重。此外,许多小额信贷机构和NGO开始以下次享有更低利息的贷款作为激励,让借款人以名誉作为担保,来保证还贷率。以乌干达境内的一个教堂为例,牧师对周围的民众十分熟悉,了解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在做小买卖,于是他将资金贷给这些需要的人,当这些人将款项还清后,这些资金又可以继续借给其他穷人。

  据悉,这些借款人的信用度非常高,平均还贷比例达到了95%。受此影响,许多普通人发现凭借自身的绵薄之力也能成为小型的“世界银行”,向全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提供帮助,而不必非得是亿万富翁。

  用Kiva主席普雷马拉尔·沙阿的话说,这种新型贷款方式更像是一种慈善事业,尽管这种新型慈善事业相比于捐款等传统慈善更类似银行业务,“但你依然会有一种帮助他人的感觉”。与此同时,Kiva在向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资金的同时并不收取利息,因此,Kiva的商业模式成了一个问题。对此,沙阿表示,Kiva的资金来自于有“闲钱”的个人,这些人愿意以从事慈善事业的心态去提供资金,因此更看重精神上的回报,而非经济回报。另一方面,Kiva得到了部分捐助,本身的运营成本也不高。这些因素支撑着Kiva稳健运营,不断从各个渠道获得资金,再将其贷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