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市场的困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8:18 来源: 华夏时报福布斯中文专栏作家 吴迪
“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这是我前任雇主在同事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劳动者太多,所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句话给我带来的绝望持续了两年,最后以自己顺利跳槽而告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硬资产(规模、资金、设备、品牌、商业模式)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才长期以来只是硬资产的配件,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资本就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需要对人才投入多少。”这种“重物轻人”的观点几乎成了许多企业家的共识。
时至今日,中国已开始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按现有模式中国经济将难以为继。廉价劳动力的派对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这恐怕是许多企业家始料未及的。中国经济必须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模式的转型,中国企业的增长引擎必须完成从硬资产到软资产(人才资产)的转变。中国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提高创新方面的竞争力;或者提高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提高品牌方面的竞争力。否则在全球产业链的下游逐步由人口红利依然旺盛的印度等国接盘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将丧失自己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位置。转型得好,中国要么成为世界产品创新的领导者,要么成为世界品牌的缔造者,如果两者都做到,中国就会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袖;如果两者都做不到,中国经济将难逃衰败的命运。在中国抢占研发以及市场营销全球制高点的这个大转折当中,人才资产储备将是重中之重。
而我们转型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太多。根据德意志银行的《中国、印度及全球人才短缺报告》,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将会持续增长到2015年,达到9.98亿,之后将逐年萎缩。印度的劳动力人口将会一直增长到2040年,达到11亿。中国企业的劳动力相对优势将逐渐被印度,越南等国取代,中国经济必须升级,要不然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将有崩溃之虞。
人才短缺眼下已成燃眉之急,而且人才成长周期长,所以等中国教育体系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来不及了。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从给大学在校生安排实习培训开始。培养人才需要长期投资,还要不惜血本,这和眼下许多只讲眼前利润的短线心态是背道而驰的。“兔死狗烹”是中国影响深远的用人之道,也是企业家把企业繁荣看成是和员工零和博弈的心态写照。抱着这种思路经营的企业很快就要成为产业链大升级时代的恐龙了。
如今过多的中国企业把盈利杠杆建立在资本、品牌和关系之上,人才在盈利驱动中的地位是若有若无的。由于热钱涌入和货币超发,中国的资本长期以来都很便宜,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和资产投资就可以大发其财。而关于透支品牌杠杆则有我自身的例子为明证:我曾和我之前雇主的某位董事提到过,学校不应该只把钱投在买地盖新楼和买新设备上,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给老师以奋斗的希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但却被告知学校名气很大,有我没我都会运转良好。而关于透支关系杠杆,在中国由于许多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处于国家垄断之下以及公权力的寻租,导致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关系投资而获丰厚利润。
凡此种种,加之中国企业对短期利润的重视和人才资产投资的长期性,导致了今日中国人才环境的恶劣和优质人才资产的严重匮乏。眼下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制造业已成强弩之末,没有人才资产支撑的中国只能空谈转型,前途堪忧。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必须对过度由资本、品牌、关系和剥削驱动的商业模式重新进行思考,给予人才资产经营在商业模式中应有的地位,而这将是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中突围的唯一道路。没有人才,在流动性过剩的中国,资本只能远离实业,涌入期货、房产等投机领域,导致中国经济的严重杠杆化和泡沫化,最后只能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