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驾马车现裂痕 希腊还债很渺茫_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9: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由于负责监督希腊履行财政承诺的三驾马车内部发生分歧,致使首轮援助希腊的第六笔贷款能否及时拨付面临搁浅。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三驾马车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认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希腊具有还债能力的前景,所以不能同意向希腊发放第六笔贷款。同时,这位代表还指责欧盟和欧洲央行的另外两位代表,称其对希腊整顿财务的前景“过于乐观”。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的杯葛,原本于10月20日出台的鉴定或审查报告落空,是否以及何时发放第六笔80亿欧元贷款成为悬案,希腊违约或破产迫在眉睫。

  欧盟和欧洲央行的另外两位代表之所以对希腊整顿财务的前景表示乐观,其实主要是从欧洲的战略角度出发,尽力设法避免希腊在短期内破产,因为欧盟和欧元区尚未作好迎接希腊破产的准备。在此情况下让希腊破产,无异于金融海啸的爆发,其后果无论是欧洲、美国,甚至是全球都不愿看到的。

  然而,对于欧盟和欧元区的良苦用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并不领情,更不愿承担责任,并把难题推给了欧盟和欧洲央行这两驾马车。按照已经签署的协议,只有在三驾马车认可希腊遵守了财政紧缩承诺的情况下才能向希腊发放下一笔贷款。没有三驾马车发放的通行证,欧盟或欧元区如何继续向希腊提供援助?若坚持继续提供援助,则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不会同意。若不继续提供援助,法国将会强烈反对。由于法国银行购买了大量希腊国债,若没有后续援助希腊就会破产,其后果就是法国银行业岌岌可危。

  其实,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都已经认识到,希腊根本不具备还款的能力。首轮援助贷款1100亿欧元已经发放了1020亿欧元。最后一笔80亿欧元尚未到账。按理说,希腊财政状况应当有所好转。但实际情况是,无论是财政赤字还是债务余额,都是不降反升。统计显示,2010年底希腊债务余额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2.8%。1000多亿欧元援助资金投进去之后,目前希腊的债务余额已上升到360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也就是说,不到一年的时间,债务余额所占的比重反而上升了20个百分点。

  目前,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学者普遍认为,相对于希腊的债务和目前希腊的财政状况,已经拨付的援助款项不过是“杯水车薪(德国媒体语)”。即使把第二轮援助(尚未开始)的全部款项拨付到位,也无法挽救希腊的债务危机。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德国和法国不愿意让希腊退出欧元区。因为那样一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商们又会把宝押在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意大利身上,欧元大厦就将面临倒塌或倾覆的风险。

  当务之急是防止危机的蔓延。首先是要让银行获得喘息的时间,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核心资本率提高到9%。而要让银行获得这一时间,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其代价就是继续援助希腊,哪怕所有人都清楚这笔款项将有去无回也在所不惜。由此不难看出,三驾马车中的欧盟和欧洲央行的代表为何要对希腊还债的前景表示“乐观”了。说白了就是给欧元区的政治家一个继续拨款和援助希腊的理由。

  其次是设法提高欧元金融稳定基金的效能。这个基金发放贷款的容量为4400亿欧元,为其提供的担保额为7800亿欧元。这是经欧元区17个成员国议会批准的,是不能逾越的底线。问题是4400亿欧元的贷款量不足以应对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借贷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只能将4400亿欧元的金融稳定基金贷款容量“杠杆化”。但如何“杠杆化”,法德存在明显的分歧。这给在23日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