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跨国公司加入中国物联网建设 分享技术和市场_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14: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无锡10月22日讯(记者林秀敏)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20日至23日在无锡举行。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公司村田制作所(中国)执行副总裁孙崑泉先生出席参加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演讲中孙崑泉先生向国内的同行们分享了村田的一些技术和经验,并表示村田愿意用这些先进的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技术,全力支持中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孙崑泉先生介绍,物联网三个层面:感知层,主要有传感器组成。中间层是网络层,上层是应用层。感知层关键技术就是传感器技术,也就是说,传感器技术使得物联网应用成为了可能。

  孙崑泉先生介绍现在的传感器种类很多,比如PIR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冲击波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磁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透明压电传感器等。

  他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传感器的应用。热红外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到人体的存在。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离开电视机有三分钟,它检测不到红外,这个电视机就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再过两分钟之后还没有人,它就把电视机给关了。

  超声波传感器,现在开车的人非常多,谁都知道倒车雷达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这就是用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上叫倒车雷达。超声波传感器还有其它的应用,比如说安防方面,在家里安装一个超声波传感器,一旦有人进来之后,整个超声波波形发生改变,接受器会发出警报。

  再一个就是热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屋内温度,从而进行适时控制。

  此外,村田公司还开发了一些新的传感器,比如气体传感器,在环保要求非常高的状况下,要求改善空气质量,这时需要气体传感器。还有水分传感器,它在家里面有很多的应用,将它安装在厨房和卫生间水管接头处,一旦水管漏水之后,它自动把漏水信息传到手机上,我们就可以做及时的处理。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随时检测空气质量。在开车的时候,如果车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功能,司机有点想打磕睡,这时它就自动把通风设备打开。

  孙崑泉先生认为,物联网发展前景在于把成本降下来,并对传感器的质量提出高的要求,比如采用纳米技术,把这些传感器做成小型化,使成本降下来。另外,还可以通过研发智能传感器,也就是说,传感器本身就带有芯片,它把原始的信息感知出来之后,就进行处理,然后发送到信号。

  孙崑泉先生认为物联网发展的一个挑战在于供电,物联网无处不在,到处都需要电能,但不是所有的节点都有供电,这需要一个能量自给系统。孙崑泉先生谈了四种能量自给系统的可能性供同行们参考。第一种是采用压电发电,第二种是采用热敏发电,第三种是采用震动发电,第四是采用射速增强发电。

  最后孙崑泉先生表示,村田愿意用这些先进的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技术,全力支持中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