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卓元:改革需顶层设计 更需顶层推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15:16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岳振)10月22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在论坛上说,2003年以来,中国的改革进展比较缓慢,改革的前景令人担忧。

  1992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进展比较明显,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张卓元说,相对于1992年到2003年这一阶段,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进展缓慢,某种程度上,有些改革处于半停滞的状态。

  “政府和市场改革,的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张卓元说,所谓进展缓慢,或者说关键环节、特别重要领域的改革进展不大,主要就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改革不如人意,政府改革、职能转换不到位。

  张卓远认为,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阻力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比较专注于发展,而顾不上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领导的精力都是高度关注发展,顾不上改革。2003年以来,经济发展占了政府绝大部分精力,改革很难摆上议事日程,比如,发改委整天忙着解决煤电油运问题。所以,国内外学者总结说,中国政府是发展主义政府,或者是增长主义政府,地方政府更是全力抓GDP增长。

  ——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抗。特别反映在垄断行业改革,很难推进表现很明显。

  ——有些人对市场化改革产生了质疑。比如,有观点认为“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一个伪命题。”还有的主张“国进民退,称“现在是国退民进的大好时机”。这些看法和“十五大”以来中央关于改革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十五大”讲到要对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布局和结构,而且要适当进行收缩,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而其他一般性的行业应该退出来,总的来说要逐渐减少。

  ——改革缺少专门机构的推动。2003年撤并体改委,现在看来是过早了,此后没有了专门机构,这对推动改革是不利的。

  张卓元说,现在不但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顶层的推动,要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现在的改革是深层次改革,往往会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自下而上的“大胆尝试”探索推进,而是靠顶层设计从全局和长远出发,来推进改革。

  张卓远认为,自上而下的有力推动,“上”到发改委的层次还不够,还要比这个更高,这样才能打破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抗。

  “靠部门,有些东西很难协调下来。”张卓元说,所以需要靠自上而下强力的推动,才能使改革、特别是改革攻坚能够顺利推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