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危机下欧洲中小企业来中国“自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0:49 来源: 中国企业报

  专设机构紧盯西部企业资金技术,成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良机

  本报记者 张龙

   每场推介会上都会有不少欧洲企业代表的身影。前来咨询项目,寻求合作的欧洲企业比往年增加了20%至30%

   欧盟使团一等参赞魏立国(Philippe Vialatte)告诉记者,在欧盟的推动下,欧洲信息与创新中心(EEN)中国西部中心正式设立,覆盖中国中西部10个省区市。开拓海外尤其是中国市场,可以为欧洲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刘风华曾表示,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并且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洽会作为中国和欧盟中小企业合作贸易以及技术投资交流的平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交往、贸易投资和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

   四川与德国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早在1988年,四川就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建立了友好省州关系。近年来,双方在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方面合作日益密切,大众、拜耳、麦德龙、汉莎等众多德国大型企业在川落户,并取得长足发展。2009年,四川阿波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勃兰登堡州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阿波罗公司将在勃兰登堡州投资1000万欧元建立一个年产300吨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材料生产厂。截至今年8月,四川出口德国商品91302万美元,同比增长110.8%;进口德国商品46949万美元,同比增长17.4%。

   记者通过走访多个中西部省市的推介会发现,每场推介会上都会有不少欧洲企业代表的身影。前来咨询项目,寻求合作的欧洲企业比往年增加了20%至30%。

   欧洲的金融危机恰恰促使欧洲企业在合作上更有诚意。成都高新区策划发展局局长汤继强表示,从一定程度来看,欧洲正在面临的金融危机,会让部分欧洲企业增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愿望,对今年的欧洽会不仅没有“伤害”,反而有望变成促进洽谈的有利条件。

   欧洲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会先做好铺垫,利用政府资源和对方建立合作机制,这样,企业走出去就容易多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缺乏这样的一个步骤

   欧洲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先做好铺垫,利用政府资源和对方建立合作机制,这样,企业走出去就容易多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缺乏这样的一个步骤。

   欧洽会上,魏立国(Philippe Vialatte)透露,欧盟在准备2020年的展望项目,希望帮助其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欧洲经济重新复苏,变得更加繁荣富强,项目的融资将从500亿欧元提高到800亿欧元。

   相比较欧洲企业的投资行为,欧盟把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放在前面。

   第六届欧洽会上,欧洲信息与创新中心(EEN)中国西部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并正式启动,建立了一个辐射中国西部10省区市的中小企业全球性服务平台。

   据了解,EEN是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经贸支持的全球性服务型平台,已覆盖全球47个国家,拥有600多个技术转让与商业合作组织以及100万家中小企业。2011年4月,项目创新中心已获欧盟委员会批准,在成都设立“EEN中国西部中心”,将四川、重庆、陕西、云南、贵州、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和甘肃10个省区市纳入中心覆盖区域。

   这意味着在中欧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EEN,将为中国西部企业从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产品等方面全方位对接全球经济开启了一扇创新合作之窗。

   “成都设立欧洲信息与创新中心(EEN)中国西部中心意义重大!”四川省副省长刘捷表示。欧洲信息与创新中心(EEN)中国西部中心启动成立后,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企业加深对欧洲市场的了解和信息交流,帮助西部地区企业开拓市场,促进技术、资金、产品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中国与欧洲中小企业之间构建交流合作平台。

   此外,此次举办的中国—欧盟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意义颇深。欧盟驻华使团召集了法国、意大利、芬兰、丹麦、西班牙、匈牙利、捷克、荷兰、德国、瑞典等10国科技参赞到成都与四川省科技厅及西部各省科技部门共同探讨欧盟国家与中国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机制。这是欧盟驻华使团第一次在北京之外的中国其他城市召开此类会议。

   有专家表示,通过此次欧洽会,为中欧双方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合作领域的经常性交流搭建了平台并形成了机制,使中国西部地区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位参会的代表深受启发:“欧洲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先做好铺垫,利用政府资源和对方建立合作机制,这样,企业走出去就容易多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缺乏这样的一个步骤。”

   覆盖全球、搭建平台、形成机制……这些都意味着,通过EEN能够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打开一个全球“视野”窗口

   魏立国指出,中小企业是欧洲经济和竞争的主要支柱和动力, 2300万的中小企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它在整个欧洲占了99%的企业基数,占了劳动力的2/3。通过EEN将有力地促进中欧的中小企业在两大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魏立国表示,未来的合作项目将在欧盟重要的研究基金——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 7,简称FP7)支持下进行。在最新一轮FP7召集项目中,中国西部省区市是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

   覆盖全球、搭建平台、形成机制……这些都意味着,通过EEN能够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建立一个全球“视野”,促进企业在更大的市场半径、更完整的产业链上整合资源。EEN中国西部中心即将开创中国西部地区企业与全球市场一个全新对话方式。

   在本届洽谈会上,不仅有中德两国的企业家共商行业发展大计,还达成了7个川德合作项目签约。7个项目分别是德国倍加福工业自动化贸易有限公司-钢城集团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巴伐利亚职业培训咨询有限公司-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培训业务合作框架协议等。

   到会的德国企业推出40多个涉及能源矿产、汽车、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职业培训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项目与中国企业展开交流洽谈和对接合作。德国驻成都领事馆总领事孟多夫表示,今年的“德洽会”比去年的规模增加了一倍,是中德双方深入合作的成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