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危机解决方案将见分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03:38 来源: 经济日报

  欧盟峰会10月23日举行,这次峰会看起来更像是把此前德国与法国之间的共识与分歧都放在桌上讨论的磋商大会。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会后一同出席新闻发布会是为了向外界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德国和法国保持一致对欧盟至关重要。双方均表示,将力争在26日达成一个可以稳定市场情绪的解决方案。

  23日的欧盟峰会没有作出最终决议,故而决定26日再举行一次首脑峰会。这一决定与其说是被迫之举,倒不如说是德、法的有意安排。因为在20日萨科齐和默克尔举行磋商后,德国政府次日就表态23日峰会将会无果,同时表示26日将再次召开峰会,法国也对此表示默认。因此,没有哪个欧盟国家领导人在23日的峰会后对未能形成决议表示不满,因为每个参会方都知道,此次峰会只是一次关于德、法两国提案的磋商会议。换句话说,虽然未能就重大问题形成决议,但这并不能说明23日的峰会失败了,因为它只是为26日峰会作的一个铺垫。

  由于此前只是德、法两个欧盟大国的相互沟通,还未充分听取其他欧盟25国的意见。从德、法两国的角度讲,虽然两个大国保持一致对欧盟至关重要,但也还必须先就双方讨论的结果在欧盟层面进行磋商。德、法两国明白,在修改《欧盟宪法条约》和加强金融监管方面,英国、瑞典、波兰等国有不同意见。按照规定,任何对于《欧盟宪法条约》的修改都必须经过欧盟27个成员国的一致通过。因此,26日的峰会也不再是萨科齐此前希望的欧元区17国首脑峰会,而是欧盟27国的首脑峰会。

  在26日召开的峰会上,欧盟必须就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因为德、法两国都迫切希望在G20戛纳峰会召开前向世界展示一个有希望、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欧债危机的欧盟。

  有预测认为,经过23日峰会上的议论和磋商,德、法两国已经达成的一致可以在26日峰会上通过相互让步和妥协后得以实现。

  从目前形势看,在26日举行的峰会上最没有悬念的是批准向希腊发放规模达80亿欧元的第6笔援助贷款。此外,在银行业参与减免希腊债务方面,萨科齐主张银行“自愿”参与希腊减免债务计划,但默克尔则强调银行的“自愿”程度与各家银行的信贷状况相关。虽然两人的侧重点不同,但显然无论是何种程度的减免,银行业都必须参与,相关的减免额度是否为外界普遍认为的40%至60%,峰会应该会给出结果。同时,欧洲银行业需要进行资本重组的提议,也已基本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共识,所需的资金规模和具体措施有望在峰会上公布。此外,对于加强欧元区金融监管、严格财政纪律和处罚措施等,也有望在峰会上取得进展。

  另一方面,在欧元区层面实施的政策措施,一旦涉及修改《欧盟宪法条约》相关条款,就可能引起部分非欧元区欧盟成员国对自身主权受限的担忧,尤其是德国主张的关于欧元区财政一体化和建立欧元区政府的议案,在欧元区内颇多非议。不过23日的峰会结果表明,德国可以在此问题上妥协。现在德国仅仅要求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在今年12月提交关于“有限修改”《欧盟宪法条约》的报告,实际修宪最快也要到2012年3月份才能开始实行。而需要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批准的规定意味着整个修宪进程可能需要2年至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有些成员国还需要进行全民公决。

  当前,如何发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金融杠杆作用是此次峰会上德、法两国间最具争议的议题。扩容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规模可以应付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的债务形势,一旦意大利债务形势恶化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法国要求发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金融杠杆作用,通过欧洲央行为债务国融资,或者由商业银行直接从金融市场融资以扩大救助资本的规模,但无论哪种做法都势必影响或限制欧洲央行的独立性,因此遭到德国和欧洲央行的坚决反对。在23日的峰会上,法国已不再强调发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金融杠杆作用的主张,而是与德国一起向意大利施压,要求其切实采取措施稳定债务形势,以缓解市场对意大利主权债务形势恶化的担忧。同时,德、法两国都表示支持将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前到2012年上半年启动,从而强化欧盟救助机制的能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