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铁腕大拆违章厂房背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3: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刘华
一边是从改革初期延续至今的大量的违章厂房,一边是铁腕拆违
温州成了饶大伟的伤心地。10月22日,饶被警察押回温州,成为“跑路潮”中第一个被逮捕的民企老板。此前,饶大伟的厂房因属“违章建筑”遭遇强拆,在拖欠上百万工资及货款后被迫跑路。
温州接连发生民营企业“强拆”事件。
10月23日,温州鹿城区藤桥镇戴宅村数十家简易厂房也被当局强拆。其中一家五金加工厂被拆时发生爆炸,造成16人被严重烧伤,但无人员死亡。
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草根民企从家庭式作坊起步,因规划缺位导致商住企一体现象普遍存在。后来由于土地稀缺,新厂房批不下来,只能搭建临时棚屋应付生产急需。
这在温州非常普遍。因此,观察人士指出,温州今年以来推行的大规模强制拆违行动,与当下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动摇着温州传统的发展模式。
“铁腕”拆违
温州90%的工业企业都有违章建筑
10月15日,温州鹿城漂亮脚丫鞋业公司负责人饶大伟宣布“放假”,搬空厂里设备后失踪,60多名员工手足无措。温州警方成立专案组,赶赴饶大伟老家江西武宁县将其抓获。
饶大伟归案后交代,他在温州打工多年,倾尽积蓄租赁的温州市区黄龙街道南山路一处厂房,从事皮鞋生产与代加工,但该厂房最近被列为违章建筑的拆除对象。
10月初,厂房承租到期,一时租不到厂房,无法按时完成订单。另一头欠原材料供应商80多万元货款支付不出,9月份员工工资20来万元拖欠未发放。
两头受困的饶大伟,成了强拆行动的牺牲品。警方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之刑拘,他也是“跑路潮”中第一个被逮捕的民企老板。
饶大伟的遭遇,只是温州铁腕大拆违的小小缩影。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去年8月上任后认为,违章建筑影响了温州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而要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就得拆违、增绿。据统计,温州现有违建40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主城区鹿城区面积的1/7。
“广大老百姓等不起,转型发展等不起,这座城市等不起!”在陈德荣强势推动下,温州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拆违。
为了保证拆违能顺利推进,陈德荣要求把拆违工作与企业用电、房屋产权登记、信用评定等相结合,由城管、公安、银行等十多个部门联动,形成停水、停电、停贷的倒逼机制。
“要想做房产贷款抵押,必须要有乡镇街道的无违章建筑证明,而温州90%的工业企业都有违章建筑。”一位知情者举例说,以前银行评估资产按照市场价进行,但最近却换成了以原始购入价重新评估,把很多民企老板逼上了绝路。
这位知情者说,她有一套原价50万元的房子,今年初市价200万元,按7成贷140万。如今银行要求先还贷、再续贷,但只能贷出35万元,中间100多万元差额,逼迫她要么借高利贷要么关门。
草根民企深受冲击。在温州政府公布的九月份各区县“十大违建王”名单中,深港鞋业、宏诚鞋业、优达钢管、豪伟电器等数十家民企在列。其中,瓯海单体违建面积在30000平方米以上的有8家。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8月至今温州共拆除各类违建7200多处,面积600多万平方米,其中至少有80%为工业企业的简易厂房。
拆违背后
拆违或成温州解决土地供应的“好办法”
如今温州政府以环保绿化之名统统拆光,许多中小企业因厂房被拆停产,无法完成订单而致资金链断裂。而银行抽资减贷,高利贷追债,迫使饶大伟们绝望跑路。
据悉,目前温州中小企业倒闭现象比预想的要严重,今年以来,温州眼镜、打火机、锁具等40多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30%,亏损面超过1/4。
当地学者认为,温州政府应尊重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疏堵并举,规划兴建大量标准厂房,以较低廉的价格租给中小民企,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不过,温州拆违还有另外一个背景。“十二五”期间,温州计划每年投资率保持在50%左右,而要做到这点,必须保证每年有5万亩土地供应,但目前基本上每年只有2万亩的土地指标,还有3万亩土地缺口。
拆违或成温州解决土地问题的“好办法”。
10月13日,陈德荣要求确保年底前清理转而未供土地8.6万余亩。今年6月,温州查出1999年至2009年“转而未供”土地近10万亩,这些土地大多已划拨,但因违建难拆而荒置多年。
“2010年,温州开发区5万亩土地的GDP为115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同说,如果按此标准计算,10万亩土地晒太阳,就意味着每年把230亿元GDP烂在了地里,如果再乘上10年,相当于把2300亿元烂在了地里。
但温州市人大代表张华燕指出,“拆违费用很高,如果不抓好反弹工作,那真是劳民伤财。”张给记者算了笔账,乡镇街道出动的拆违人员每天每人补贴就要100元,租用一台拆违机器又要上万元,请民工现场拆除,请保安维持秩序,拆完后又得及时清理运输垃圾。据估算,每次的强制拆违成本最少2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