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两股东参控达标 国信IPO提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0: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域

  核心提示:国信证券内部人士透露“我们正在申请出具监管意见书。尽快补交材料,推进上市。”

  10月中旬,知情人士透露,国信证券两大股东——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投资)减持安信证券、云南红塔集团(下称红塔集团)减持中银国际股权,均已上报监管机构并获批。

  此前,因出现收购华林证券,及证监会对券商IPO股东“一参一控”合规的要求,致使于2008年已递交IPO申请的国信证券上市进程处于停滞。

  “我们正在申请出具监管意见书。”10月25日,国信证券内部人士透露:“尽快补交材料,推进上市。”

  据了解,这家总资产648.69亿元、净资产173.75亿元、净资本124.90亿元的第一梯队券商,已选定广发证券(000776.SZ)担任保荐人。

  IPO再度起锚

  “挺漫长的过程。”对国信证券的“一参一控”合规之路,知情人士如此感叹。

  由于深圳投资与红塔集团均控股一家券商而参股多家券商,不符合证监会对券商IPO股东“一参一控”合规的要求,耽误了国信上市进程。

  公开资料显示,国信证券现有五大股东,分别是深圳投资持股40%;华润深国投信托持股30%;红塔集团持股20%;中国一汽集团持股5.1%;北京城建(600266.SH)持股4.9%。

  其中,红塔集团持有3家券商股权——以43.6%控股红塔证券,分别持有国信和中银国际20%与6%的股权。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斥资6亿多元,相继收购红塔集团和上海国资经营公司持有的中银国际证券各6%的股权。

  2010年12月底,本报记者了解到,深圳投资将其所持的安信7.41%股份,悉数转让旗下另一家公司。

  转让完成后,深圳投资控股国信证券,参股国泰君安。

  据有关规定,投资者收购证券公司5%或以上的已发行股份,须获监管机构批准。如未获批,则收购目的可能无法实现。

  这意味着,两笔股权转让要走国有资产转让和证监会两套程序。

  “不符合一参一控就拿不到监管意见书,这是券商IPO不可或缺的。”广州某券商高层人士表示,“从中信证券股东会决议转让中信建投股权到转让完成,也耗时近半年。”

  国信此番进展对于第五大股东北京城建,当属利好。据国都证券研究员邹文军分析,其每股约含0.36股国信。若国信上市,考虑20%的股本摊薄后,以15倍市盈率估值,北京城建股价隐含国信的股权价值约5.55元。

  10月27日,该股收报11.35元,对应三季度0.66元的每股收益,市盈率17倍。

  两股东参控达标 国信IPO提速

  当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净资本实力决定券商的业务规模和竞争能力。

  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06家券商中净资本超过100亿元的有11家,前三名中信、海通、华泰的净资本规模分别为410.5亿元、324.6亿元、216.58亿元。

  国信位列第七,净资本124.9亿元。

  2010年2月上市的华泰证券(601688.SH)净资本增幅均较大,2010年末,其净资本已从上年末的85.3亿元,升至216.6亿元,同比增长153.87%,超越2009年的行业探花光大证券(601788.SH)。

  “如果国信融资额度超过100亿元,则极可能进入行业净资本前三甲。”有市场人士认为。

  资料显示,国信注册资本70亿元,拥有69家营业网点,员工11579人,其中注册保荐代表人139人。

  2010年,国信实现营业收入78.05亿元,利润总额40.51亿元,净利31.1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9.01%。2011年1-6月,净利达12.79亿元。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0年财务数据上,国信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排第四,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排名第三,证券承销与保荐、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排名第四。

  但在市场调整和行业佣金水平下降的大环境下,国信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2011年上半年已有15家券商亏损,亏损公司数量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还多3家。

  10月27日,沪深300指数收报2657点。

  “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国信也面对业绩压力。”有券商研究员表示,证券业处于资本为王时代,上市时机较佳,一旦错过会导致全盘落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