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标兵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采访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8:11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一样的铁水不一样的宝钢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标兵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采访记

  □本报记者霍一夫/文

  1978年12月23日,吴淞口外,惊涛拍岸,在濒临吴淞口的上海宝山区月浦以东的滩涂上,随着“咣”的一声巨响,建设宝钢的第一根钢桩被深深打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钢铁投资项目,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闭幕,就此拉开了序幕。

  30多年来,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做大做强钢铁工业为使命,初步建成了世界一流的钢铁精品基地和钢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基地。宝钢通过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和自主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宝钢特色的技术创新道路和自主创新体系。宝钢取向硅钢、三热轧、高强钢专用产线、梅钢冷轧等重大工程实现自主集成创新质的突破;具有宝钢自主知识产权的冷连轧机组总共形成19项专利、59项技术秘密和6项软件著作权,形成自主建设高速极薄连轧机成套设备的核心技术,打破由德、日等少数厂商垄断竞争格局。

  宝钢始终坚持以质取胜,实施精品加规模战略,严格苛求的精神,学习创新的道路和争创一流的目标,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主线,也为引入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中国人喝自己的易拉罐啤酒

  宝钢是国内唯一能生产用于钢制易拉罐的超薄镀锡板DI材的钢铁企业。故事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说起,那时,中国人用的易拉罐全是铝制品。由于电解铝耗电量非常大,因此铝制品比钢制品的成本要高出30%。而且,随着钢铁轧制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钢制易拉罐的成本还可以大大降低,更何况钢制品不仅成本低,易回收,对身体也没有副作用。欧日等国市场上的钢制易拉罐已流行了十多年。

  制作这种易拉罐的板材就是镀锡板,其厚度在0.2毫米,被称为冶金产品中的“特级精品”,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几十年来在我国一直是空白。它的成本每吨在7000元,我国每年要为此花费大量的外汇。

  1998年3月,在宝钢的一次大会上,时任董事长的黎明说:“夏天又要来了,今年我们一定要让大家喝上用咱们自己的镀锡板制作的罐装啤酒!”

  宝钢,由此开始了镀锡板攻关。外国专家断言没有三四年时间,不可能成功。为了完成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宝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模拟退火和平整试验,终于在当年5月底轧出了第一卷合格的镀锡板。

  1998年6月10日,由宝钢生产的首卷9.4吨高等级镀锡板成功冲压出27万只易拉罐,并送往青岛啤酒厂用于灌装啤酒。宝钢镀锡板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从这一刻起,中国人终于用上了自己的钢制易拉罐。

  这些年,精品战略是宝钢的重要战略之一。尽管国内钢铁市场需求大、产能大,但一些高端精品仍要进口。宝钢坚持“标准引领”,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产品定位于生产国内紧缺、替代进口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钢材。全力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升级,聚焦于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汽车用钢、家电用钢、长输管线和油田用钢、大型船舶用钢、高压锅炉用钢、冷轧硅钢、不锈钢、高合金品种钢和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钢铁产品。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位于行业前列。汽车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家电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7.3%;宝钢的宽厚板开发出100多个新品种,造船板通过了8家国际船级社质量认证,高强度船板填补了国内空白。

  感动的50厘米和折服的3毫米

  在宝钢,3毫米和50厘米的故事流传很广。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数字却打响了宝钢不锈钢的服务品牌。在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这两个数字折射出了宝钢以用户为导向的技术服务能力和精湛技艺。

  去年,在不锈钢事业部产销研团队、宁波宝新及宝钢国际北方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不锈钢焊管产品开始进军汽车排气管的高温端领域。所谓高温端,是汽车排气系统的歧管部位,常态温度达900℃左右,是整个汽车排气系统中对材料性能要求最高的部位。

  今年年初,产销研团队的技术人员背着12根精心生产的不锈钢焊管北上河北保定,到一家国内知名的零部件配套厂家进行试用。但在用户的弯管线上连试10根管子,根根开裂。用户当即表态,宝钢的产品看来还不够成熟,不适合用在高温端部位。

  问题会出在哪儿?宝钢技术人员发现,带去的样品长度和用户弯管线上的焊管长度不同。宝钢的实验管长度是1米,用户的产品管是1.5米,相差50厘米。向用户提出,把它们的产品切到1米长短,再进行弯管看效果怎么样。可是用户将信将疑,并不愿意做这样贸然的尝试。宝钢技术服务人员拿出了自己的理论依据——管长不同,弯管时变形量不同,可能会导致产品开裂。在宝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户针对1米的管长修正了弯管工艺参数。奇迹发生了——剩下的两根宝钢样品管全都出色完成了弯管。

  前段时间,宝马、奔驰在国内的一家汽车排气系统零部件供应商向宝钢来函告知,经过多次反复的质量技术认证,该公司决定与宝钢合作推进一项汽车排气系统关键部位的国产化材料工作。

  得知这个消息,想到这家零部件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苛刻程度,宝钢不锈钢产销研团队心头难免忧虑。有一次,宝钢的一批产品在该企业做完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但是用户方的技术人员却拿起铁锤,把检测完的焊管一根根地砸扁。对方解释说,尽管质量没有问题,但这是测试品,按照规定只能这样处理。在心疼的同时,大家更感受到这家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苛求。

  在宝钢研究院不锈钢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撑下,宁波宝新多次调整优化设备工艺,并对焊缝开裂等产品缺陷进行了专题攻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是在生产现场弯管成型的过程中,宝钢产品却出现了“最大弯管位置开裂”的缺陷,即在焊管弯曲角度最大的地方出现管壁开裂。

  用户方的主管领导对宝钢产品的质量一下子没了信心,怎么办?“能不能把弯管机的芯棒位置调整3毫米?”宝钢的技术团队的负责人毕洪运博士,向用户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没想到,芯棒一调整,焊管居然不再开裂了。原来,毕洪运发现,在弯管成型的过程中,最大弯管位置的材料厚度从2毫米减薄到了1.2毫米,不仅造成材料开裂,还会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耐腐蚀等综合性能。通过调整芯棒位置,这个“敏感点”的材料厚度从1.2毫米增加到了1.6毫米,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一下,用户服了——“宝钢的技术人员不仅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材料没有质量问题,还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技术难题。”从此,该公司指定宝钢为国内唯一的不锈钢焊管材料供应商,还特别规定,其他焊管供应商如果要进入该企业,前提就是必须采用宝钢的原材料!

  一句话与发明专利

  “哎呀,一个班下来,累得我左肩膀都快肿了……”就是这样一句牢骚话,引起了成进军的关注。成进军是宝钢的一名普通电气点检员,工作20多年来,他始终坚信:“生产一线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在钢管条钢事业部鲁宝钢管公司能动车间,成进军主要负责轧扩机组的电气点检工作。

  从高中毕业至今,成进军已在这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曾经的心浮气躁,慢慢沉淀为对身边这堆“铁疙瘩”的关注和热爱。日常工作中,他总是注意倾听生产操作员的意见,并以聊天的方式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通常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能使他眼睛一亮,发现新的问题点。

  面对这一句牢骚,尽管不是自己的责任区,成进军也会利用工作间隙到穿孔操作室看个究竟。原来,穿孔定心辊的控制仍使用建厂以来的机械式主令控制器,不仅笨重体积大、机械结构复杂,ERP系统查询故障率也较高。能否利用热金属检测器实现定心辊控制的全自动?经现场观察及相关部门论证后,成进军发现自动控制并不是最佳方案。“难道就这样算了?”这成了他的一桩心事。随后,在对电子凸轮控制器进行检查紧固作业时,成进军灵机一动:这东西既然能由减速箱驱动,如果给它加一套手柄及档位定位系统,就可以变为电子凸轮式主令控制器。想法有了,但怎么设计?他赶紧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一次次绘图、试制、模拟操作、改进,历经两个多月,最终在2011年3月安装上线,并迅速推广到穿孔小车、环炉装料、出料小车的控制中,得到操作员的一致好评。

  该控制器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响应快、精度高、寿命长、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灵活等优点,并且不需维护,只要定期检查弹簧的疲劳程度即可。同时,合理化建议《一种电子凸轮式主令控制器》还通过了发明专利申请。有人曾问成进军:“这么多年下来,你共实现多少项小改小革?”“我一时还真说不上来,但我享受这个过程,愿意为热轧产线的生产顺行付出努力。”

  宝钢质量的绿色畅想

  持续改进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宝钢形成了以自主管理和合理化建议为基础,以六西格玛精益运营等工具应用为方法,以科研、重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重大设备问题攻关、技术移植、管理推广等为载体的持续改进体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在持续改进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宝钢有着持续的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从生产操作等环节严把质量关,健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将产品的各类质量问题消灭在成品出厂前。公司制定完善了10条质量纪律,把取假试样、报假数据、随意更改质量记录、隐瞒质量事故、质检人员放宽检验标准等10个方面列为严令禁止的纪律,对影响宝钢声誉的用户投诉或异议,按照重大质量事故处理。在质量责任制中明确规定,从公司总经理到各部门一把手,对质量负全责,把质量作为评价考核干部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各部门一把手在年度工作业绩述职中,质量管理是述职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的宝钢致力于,开发高能源效率和高资源效率的制造工艺,开发和推广高能源效率和高资源效率的产品和系统,与用户分享先进的环境设计理念和技术,向社会提供环境绩效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优先与环保绩效良好的供应商、分包方合作,提升供应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识和绩效,积极为客户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共同打造绿色产业链;发布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环境声明,公示核心产品的环境绩效,方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比较不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影响;积极开展与政府、企业及国际间合作,推广应用国际间的研究成果,与各国先进节能及环境改善技术同步发展。

  宝钢在业内独家发布了《绿色宣言》和《产品环境声明》,这是宝钢实施环境经营战略、体现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表明了宝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是我国钢铁业在产品环境绩效披露方面的重大进步。《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