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江南草药王来春荣(连载)67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11:04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他十分注意中草药生长的周期,在药性最盛时采摘。男人吃什么药,女人吃什么药,他也十分讲究。他发现,女人如花蕾之躯,宜服芳香之药,男性伟岸之身,应用元素之药。正是把崇尚自然作为行医的图腾,使他能在民间郎中傲视群雄,一枝独秀……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春荣得到了一本十分珍贵的萧山竹林寺的《竹林医案》孤本,在这部千年典籍里,老和尚为他10年授业的医道竟然全写在书中。此时,来春荣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天不亮他就起床赶往竹林寺,沐浴着阳光,虔诚地献上心香一瓣。

  皈依自然

  人类拥抱着一个邈远的文明之梦,一步一步地从大自然的摇篮里走下山坳走进平原走进村廊走进文明之城,但是,当一片片雄起的水泥森林取代人类童年时代巢居过的绿色莽林之后,当所有的欲望都被框在一个个积木似的城堡里的时候,回归自然、融入野地,高擎绿色之旗,成为人类怀旧和寻梦的一种生命本能的原始驱动。

  来春荣本身就是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步入杏林的,尽管城市的文明之水逐渐吸取了他脸上那一抹太阳之神烙印的熏黑,但他的血脉中滚动着炽热的农民血液,它的思维方式总也离不开那块土地,离不开那片充满野趣的大自然。也许,对于人生来说,这是一种悲哀,但是对于医者来说,却是一种幸运。

  纵览来氏的草药生涯,对土地的钟情和对自然的迷恋左右了他的生活、思想和观念,也支撑着他以一种挟带着泥土芬芳的视野来行医问病施药。他对人体治病的认识和把握,既浸润着天地人相应的大宇宙观、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知论,更挥发着黏黏的黑色、黄色和红色的土地汁液。

  他形象地将一张又像枫叶又像雄鸡的中国地图比拟为一个巨人,东北和华北为这个巨子的头部和呼吸管道,西北则是他的肺叶,而多雨的中南和华中则为他的胃肠,西南显然是他的下肢和尾部。因此,北方多风寒,以肺部呼吸道疾病为众,而南国多湿热,胃肠病、肾病、肝病分布较广。且从阴至而阳、阳至而阴的理念上,北方之药,性冷味寒,更适宜于南方;而南方之药,温湿兼备,更适用于北方。这也是所谓的寒克温,湿克燥,相生相克,相克相死,方死方生。

  对于一个人、一个群族患了一场大病之后的辩证施治,来春荣奇妙地将其喻为如刚刚经历一场大涝或大旱的庄稼。他说,在多雨的江南,若遇上像1998年夏天这么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庄稼经过一两个月的浸泡,死亡者居多,幸存下来寥寥无几,也犹如一场大病刚过;整治和恢复生产的办法自然是以舒缓为宜,先疏通管道,下泄余涝,这时土地早已经是板结一块,假如此时大面积地浇灌肥料养分,必死无疑。须小心翼翼地伺候,先松土,让其根舒展开来,充分通氧,吸吮雨露阳光,然后再适当施肥,一步一步加大,这样才可能逐渐地恢复原生态。庄稼植物如此,人亦如此。一个人大病刚要过去,一副猛药冲天而下,病反而好不了,说不定造成大量的正常细胞的猝死,一命呜呼!因此,要像摆弄庄稼一样精心地对待人的生命,大病之后,先须慢慢调理,以温补之药为宜,待身体渐渐恢复了,再下重药,才可能事半功倍。

  来氏说,如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然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三天三夜之后,地下必然洪水肆虐,到处一片汪洋。再加上排泄管道不畅或早已淤阻,水灾数日或数月不退仍是寻常之事。今年的长江之水就是如此,降雨云层多聚集青藏高原和巴蜀之地,然后川雨又与三湘的四水南雨汇合,云集长江中下游上空,长达两个月不散,再加上洞庭湖、洪湖、鄱阳湖的行洪面积早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长江水排泄不畅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