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月末大涨力挽颓势 反弹持续性待观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9 13:55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王胜先 任芳)本周(24-28日)国内外利好消息叠加,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终于打破了弱势震荡,全线上扬,部分品种收复了十月初的失地,小幅的月度反弹稍稍挽回之前的颓势,但本轮反弹受金融因素影响较大,在基本面未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反弹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本周欧盟峰会无疑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焦点,经过马拉松式的谈判后,终于就希腊债务减记、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救助实力、银行注资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虽未有实质性的操作细则出台,但市场乐观情绪已再度上扬。

  同时,因消费者和企业支出增加,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表现良好,暂缓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的担忧。加之,市场预期中国紧缩的货币政策或将微调,也提振了市场的乐观预期,大宗商品在众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大幅上涨。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领头羊表现较为典型,10月以来,其走势与欧债解决的进程高度关联,在本周更加明显,27日受欧盟峰会达成解决债务危机的一揽子方案,推动纽约油价飙升逾4%。本周纽约油价两次单日涨幅超过4%,使其稳稳地站在了90美元上方。截至周五收盘时,纽约市场12月交货的原油期货收于每桶93.32美元,全周涨幅为6.77%。伦敦12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表现稍逊,收于每桶109.91美元,仅微涨35美分。

  前期一直弱于外盘的国内市场,在本周终于与国际市场比翼齐飞,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工业品领涨,农产品稍弱。从具体品种来看:

  铜价领涨有色金属板块,沪铜主力合约全周飙升14.67%,创2006年5月来最大单周涨幅,一举收复十月的失地,截至28日,月涨幅逾8%。沪铝、锌、铅主力合约本周分别上涨2.01%、7.83%和8.43%。北京中期研究院研究员吴峥峥认为,铜的强势反弹显示对于前期的恐慌性下跌的修正,连续反弹后继续突破难度加大,后期铜价维持高位震荡可能性较大。从整个有色金属板块来看,当前市场基本面变化并不大,投资者更多押注的是欧洲经济企稳,并不是基本面将会强劲。

  能源化工方面,新成员甲醇期货于周五登陆郑商所,甲醇期货的上市无疑丰富了化工产业链相关企业规避风险的渠道。首日高开低走,上涨近3%,基于今年以来上市新品种——焦炭、铅的”先热后冷“表现,甲醇能否是个例外,有待观察。

  天然橡胶、塑料、PVC、PTA等化工品分别上涨12.54%、12.15%、6.33%和7.77%,都接近月内高点。焦炭上涨3.88%,表现稍弱,但相较于连月来的持续下滑,已经是历史较好水平。化工板块的普涨在现货领域并未跟进,显示供需基本面没有实质性改进,市场仍在观望。

  农产品价格波动一贯比工业品要小,本周反弹明显弱于工业品。白糖主力合约全周上涨近3%,领涨农产品板块。有分析认为,市场对新榨季产量过剩的预期,将阻碍糖价上行,短期缺乏进一步利多刺激,7000元/吨或成年内难以跨过的台阶。

  棉花期货在市场整体上涨的带动下,迎来了久违的上涨,周涨幅逾2%,在基本面向弱以及收储政策双重影响下,或仍将延续震荡;豆油、棕榈油、菜子油三大油脂涨幅在2%左右,近期无重大供需消息刺激,或将随宏观经济环境和整个商品大势而窄幅波动。

  大宗商品数据平台——生意社大宗商品高级分析师刘心田认为,本周的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可用”抢眼“来形容,但这种热度很难持续。虽然有些利好消息,但不能改变需求不足的根本矛盾,这波行情起源于金融因素,有可能短寿,后期市场或以震荡调整为主,不排除出现分化格局。具体如何表现,有待进一步观察,欧债处理进程仍将是近期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因素,需密切关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