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中概股的七年之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嵇晨
虽然即将告别纳斯达克,但泰富电气董事长杨天夫依然很怀念在美国的日子。
2004年,为了给企业融资促发展,杨天夫满脑子的“排队”、上会”、“审批”等A股上市流程关键词,然而那时候国内创业板还遥遥无期。于是,在纽约一家小型金融中介机构的游说下,在一句简单的“提供文件,照我说的办”指引下,泰富电气开始了在美国买壳上市的流程。
美国SEC文件显示,2005年1月24日,泰富电气收购了在内华达州的Torch Executive Services,开始进军美国资本市场。“上市费用虽然并不高,可是随之而来的律师费、投资者关系(IR)公司费、咨询费、路演等诸多费用高达几千万元人民币。”杨天夫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说。
据SEC文件公开信息,泰富电气在美国资本市场一共进行四轮增发融资,股本从最原先的1500万股,扩充到如今的3125万股。杨天夫透露,四轮融资总共募集2.09亿美元,包括5000万美元的债券融资,但经过多轮融资,他的个人持股比例也从65%稀释到31%。
2010年7月,泰富电气曾经跟美国SEC申请再融资1亿美元获批,但思考再三,杨天夫放弃了。他解释称,企业扩大生产急需资金,但市盈率过低导致公司难以承受过高的融资成本,而高管的股权激励也无法兑现,他认为公司已经没有必要在美国上市了。杨天夫发誓要把企业拿回到自己手里。
几乎同时,美国市场上越来越多中概股都遭到了做空机构的袭击,股价大跌,甚至摘牌退市,理由无一例外是造假。
在美国上市七年,杨天夫充分感受到“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很多企业在没有充分了解美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就在各路金融中介机构描绘出来的美好愿景引诱之下,进入美国市场融资,然而又很快感受到“双刃剑”的冷峭。
“在美国路演的时候,中国企业家都会被各种美国金融中介机构游说作出年增长20%,乃至30%、50%的承诺,因为投资者就是冲着‘中国概念’买单的。”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杨天夫说,很多公司融资迫切,在华尔街利益最大化的逐利规则下就盲从了,包括自己也曾作出年增长30%的预期。
但是,有业内人士却对本报记者指出,华尔街强劲的融资能力是优势,但成本也相对较高。中国企业应该认识到,为了融资夸海口是有很大风险的,完不成预期业绩增长目标,也不应该成为财务造假的理由。否则,在这个“全民监督”的发达资本市场,受到的惩罚也会很严厉。
“华尔街的规则变相鞭策了我不得不把企业做大做好。”为了实现自己曾经对投资者许下的30%增长,杨天夫想尽办法,把融到的钱全部用于兼并成熟电机企业,最终得以扩大公司市值,“从这方面说,华尔街逼着我去思考怎么合理科学地快速发展企业,我很怀念在美国的日子。”
算账的日子(reckoning day)终会到来。对于一些主营业务较为狭窄的中国企业,兼并会很困难,在实现不了增长的前提下,就不惜造假财报,对做空的袭击也反击乏力。杨天夫没有为这些造假行为开脱,但也中肯地谏言:“华尔街毕竟是别人的地方,中国企业一定要有能力适应和驾驭发达的成熟的资本市场规则。”
一路走到退市,杨天夫说:“我依然看不到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有能力和办法处理已经在华尔街发生的事情,私有化也只是个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