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异地高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03:59 来源: 深圳商报

  近日,张千帆等15位学者联名提请国务院和教育部,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再次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推向了舆论的焦点。10月29日,在针对“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研讨会上,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建议,应“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民间方案 应予重视

  □ 孙瑞灼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让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呼声一直不断。据了解,这些随迁子女家长已连续16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截至目前,征集签名人数已经达到51000人。这些家长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虽是民间版,但5.1万人签名背后的民意诉求,却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众多的外来人口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他们的孩子在城市上学长大,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城市人。可当这些孩子要上高中时,高考户籍资格的限制又会逼着他们离开城市。不少家长为了让子女不必中途转学,而忍痛将子女留在家乡当“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子女高考问题,不得不离开城市,陪孩子回去上学、高考。这不仅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而且影响到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高考户籍限制还带来了高考移民问题。由于各省高考录取计划的不同,不同省份在高考上竞争激烈程度也大不一样。一些考生为何要“万里迢迢”不辞千辛万苦来到北京等地参加高考?因为对同一所高校来说,北京等地的录取分数线比其它地方低得多,其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比其它地方小得多,在其它地方只能上二本的考生,在北京等地却有可能上一本。像北京这样高考录取计划最多的城市,形成一个“洼地”,造成很多高考移民问题。

  在我国公民有迁徙的自由,随迁高考或移民高考,从法理而言,符合宪法之精神。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凭什么让一些地方享受低录取分数线的“特权”?又凭什么只能让本地人享受?这难道不是对教育平等权、高考平等竞争权的破坏吗?其本质上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违反了教育法关于受教育权平等的规定。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可以通过建立统一高考的制度,发挥教育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作用,通过高考生源的自然流动,来调节、平衡不同地区、省份在教育资源、高考权利上的不平等现象,有利于促进全国高考的平等竞争,从而实现更大的教育公平。

  放开高考户籍限制,天塌不下来。以北京为例,有人担心北京放开高考户籍限制会导致人口无限膨胀,这没有道理。北京户口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京户籍居民享有的高考录取优势等特权,如果全国高考录取率大致平等,家长们没有必要为孩子上学而移民北京。

  全国统考 一年多次

  □ 舒圣祥

  民间版异地高考方案的公布,其实是对教育部“正在研究”笼统回应的一种倒逼,人们期待通过这种代拟具体方案的方式,让高考户籍限制能够早日被打破。然而,一旦异地高考的大门放开,会否引发新的不公,却也颇具争议。

  因为高校分配给某个地方的录取指标是固定的,如果允许外地户籍考生在本地参加考试和录取,必然要影响到本地的录取比例,加大竞争的激烈程度,会造成“用新的不平等代替旧的不平等”。而且,只要异地高考被允许,在其他录取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更多的便宜空子只会被那些掌握更多资源的权贵阶层发掘,他们的子女将更有可能占据更多的名校资源。到时候,就不是子女跟随父母随迁到异地高考,而是父母专门为了子女上名校选择高考洼地。

  显然,准许异地高考对于高考公平而言,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小修小补,其实际效果很可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如果我们能够超越群体私利,站在更高点上俯视高考公平,就会发现异地高考真的并非关键问题所在。现行高考制度最大的不公,是通过地方分散考试和高校分别录取,让不同地方考生上大学特别是上名校的难易程度非常悬殊。要改变这个格局,异地高考肯定无能为力。

  在我看来,真正的高考公平,还应该是全国统一高考;但是,为了防止一考定终生,这样的考试每年应该进行多次,然后考生以其中的最佳成绩参与录取。如果能够这样,如今高三考生面临的巨大压力特别是题海痛苦,将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多次参加考试,而且一次没考好还有下一次。如果高考能够全国统一并且一年多次,异地高考的问题至少就解决了一半,接下来的问题是录取。

  一考定终生主要是为了集中录取的方便,为了矫正集中录取的不公,又放开了自主招生,结果却演变成让考生四处奔波的更多考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打破集中录取的模式,改为高校自主招生与学生自由择校的双向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各高校首先公布一个最低高考分数线,凡达线考生皆可寄送材料报名,学校根据考试成绩和自己的其他要求,择优录取;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最好高考成绩,选择填报多所高校,并在可能收到的多张录取通知中自主选择一家确认回复。

  全国统一、多次机会的考试制度,与自主招生、双向选择的招生制度——二者有效结合之下,非但异地高考不是问题,很多困扰我们的高考公平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非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美国等很多国家已经践行多年的成熟制度。显然,这要比异地高考的小修小补更具长远价值。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