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媒:中国是欧洲经济危机的生命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08: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纽约时报》10月27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要救欧洲 奄奄一息的欧洲亟须找到一条生路:为拯救希腊和欧洲银行并防止金融问题扩散至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法国以避免欧元区崩溃,本周多场马拉松式的会议提出一揽子建议,但它们均依赖大量甚或高达数万亿美元的现金。向谁求援?答案显然是中国。

  本周法国总统萨科齐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打电话求援,意味着全球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中国的经济优势得以巩固,而美欧等老牌强国的利益继续惨遭侵蚀。现实是欧洲自身筹措不到资金。

  美国因经济和财政问题而只能靠边站,因此紧急求救信号发往中国并非出人预料。中国应该怎么做?迄今为止,它不愿充当危机四伏的欧洲国家的融资人。但坚守该立场正变得愈发困难。中国是世界出口大国,防止负债累累的欧洲进口国陷入崩溃尤其符合中国利益。

  但中国也面临选择:援助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或收购意西两国债券向欧洲施以援手;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加注资的方式曲线援助欧洲。从长远看,中国直接援助的好处在于运用实力获取直接切实利益。例如,要求欧洲承认其市场地位。但这种措施的风险也相当大。中国将容易遭受卷入欧洲政治纠纷的非难。在中国则将引发国外投资凌驾于国内投资的指责,毕竟中国仍是一个亟须发展并面临严峻挑战的国家。

  加强IMF实力以曲线驰援欧洲可以避免某些政治代价。但中国必定要以其提供的额外资源换取相当可观的利益。它肯定会要求全面改革IMF管理架构以反映当前经济现实。如今美欧都拥有否决权。如果中国成为IMF重要出资国,也应享有同等否决权。欧洲的权力将随着从债权国变为潜在的债务国而相应降低。中国政府将大力宣扬民族主义成就:在世界首要金融机构内与美国平分秋色,且比欧洲拥有更显赫地位。

  这些要求合情合理并将受到世界欢迎,因为中国会因此被更牢固地融入国际多边体系并与之形成利害关系。拒绝此类变化的美国人和欧洲人应该意识到,其他选项的后果更为糟糕。中国利用实力获取政治利益或将成为未来经济更强大时的不祥征兆。但一个根本就不接电话的中国将把欧洲推下悬崖。欧洲人已经别无选择。 (作者阿文德·苏布拉马尼安,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