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拐点齐现 “多头”意识仍将强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11:11 来源: 新华08网

  

  □华宝证券 李国旺

  2011年10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投资群体持续漠视或忽略政策的变化,市场一直用空头心理对待,行情一有反弹,迅速以空方心态卖空,结果行情出现反复,但又怕踩空,于是出现了七上八下的心态与涨跌不定的行情。事实上,欧债、物价或货币政策,如果有一项出现拐点,行情就会启动。2011年10月下旬,货币政策、物价、欧债危机的拐点共同出现,这使得A股出现集体性的”多头“意识,这种集体意识的从”空“向”多“转变,多数投资者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才逐步认识到。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2005年年中,还是2008年年底启动的牛市行情,都是价值压缩向价值回归的行情,都是在群体性负癫狂即过度悲观时出现的大行情。2011年秋末,全部A股在反弹前的动态市盈率大约为15倍,与998点、1664点的历史大底的估值水平相当,这期间出现了大股东增持潮,汇金出手增持国有银行等”股东“都被解读为估值偏低的一系列反应,当时价值压缩已经处于极端状态,价值回归亟待出现。价值压缩只是价值回归的必要条件,要形成全市场的价值回归,需要出现政策拐点、资金条件和群体心理转变等主客观条件。政策拐点与物价拐点对称,10月CPI有望低于或接近5.5%,政策的正式拐点有望在立冬前后出现。政策拐点带动资金拐点出现,资金拐点导致人气逐步由极度悲观向正常心平常心转变。

  事实上,投资者判断市场是否处于价值压缩或判断市场是否出现人气拐点的标准有几点。一是天时地利人和出现了负面交集,人气低迷,出现历史估值低位,投资群体仍然预期会再出估值新低。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在资本市场话语权为国际资本控制的时候,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放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如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对A股影响被放大,加上国内货币紧缩,内外金融市场出现共振现象,导致A股估值屡创新低。但当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时,物极必反的现象就会出现,不过尽管价值回归的时间拐点出现,但投资群体仍然对国内政策、资金面的逐步好转心存疑虑,这导致了行情在震荡中不断创新低。

  二是正面信息无人相信或被忽视,负面消息不断放大,这往往也是市场拐点的前奏。2011年国庆后,出现汇金增持国有银行、小微企业政策调整、地方政府发债试点等系列的利多政策,这本是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应对内外新情况进行微调的积极信号,但市场仍然消极以对,漠视政策变化;对于欧债危机,投资者过分关心,不断放大其负面”作用“,结果出现了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但A股市场没有表现;国际资本市场行情上升,但A股反应不敏感;国际市场行情下跌,A股却出现大跌的”异象“。实际上,A股市场异象的出现,即政策与市场反应错位、内外市场反应错位,往往又是A股市场拐点的前奏,价值规律必然起”纠错“的作用。

  三是政策已经”适应“市场变化,但资本市场还没有充分反映政策变化时,即是行情拐点的前夜。温州出现资金链断裂后,宏观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适时做出了调整,防止市场失灵出现债务危机,影响企业发展。但是,2011年10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投资群体持续漠视或忽略政策的变化,市场仍然用空头心理对待,行情一有反弹,迅速以空方心态卖空,结果行情出现反复,但又怕踩空,出现了七上八下的心态与涨跌不定的行情。事实上,欧债、物价或货币政策,如果有一项出现拐点,行情就会启动。2011年10月下旬,货币政策、物价、欧债危机的拐点共同出现,使得A股出现集体性的”多头“意识,这种集体意识的从空向多转变,多数投资者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才逐步认识到。

  要掌握市场转变的信号,投资者需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掌握先机。需要指出的是,行情的发展,一是时间拐点与政策拐点的重叠,二是业绩拐点与政策拐点的重叠,三是资金拐点与政策拐点的重叠。行情拐点的出现,不仅要为产业资本提供融资的机会,更要成为投资者分享政策红利的机会。

  今年冬季是否会延续行情拐点的趋势?从目前各方利益主体的关系看,随着欧美债务危机的顺利或平稳解决,随着内外利差水平和人民币升值的客观条件存在,海外资金涌入的趋势将更强烈。随着物价向下拐点的确立,货币政策紧缩的理由逐步淡化,适度宽松成为事实;随着资金面的宽松,根据A股与M2高达90%左右的关系度推测,投资者有理由相信,A股行情有可能随着货币市场的真实宽松而向好;而随着货币逐步宽松,原来的空方力量也会在行情启动后逐步转向多方阵营,A股可能在资金、多方力量的联合下产生大反攻行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