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降仓位控风险 招商宏源自营盘忍痛割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04:5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域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面对糟糕的市场环境,不少券商坚守,但也有很多券商选择割肉出逃。

  这使三季度券商自营亏损的程度大相径庭,“出逃”成为自营成败的关键词。

  招商证券割肉清仓

  招商证券(600999.SH)就是减仓的代表。三季度末,公司自营规模171.4亿元,较中报期间的212.02亿元下降37.63亿元,规模下降19%。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达到104.8亿元,比中报期间减少61.9亿元。

  受此影响,招商证券在第三季度自营亏损额1.1亿元,在大型券商排名靠后。

  WIND显示,2011年上半年,招商证券持有佛塑科技(000973.SZ)、圣农发展(002299.SZ)、中铁二局(600528.SH)、中南传媒(601098.SH)、重庆水务(601158.SH)、际华集团(601718.SH)和蓝科高新(601798.SH)。

  但是,到今年三季度,招商证券自营盘中的配置已经变成中信国安(000839.SZ)、佛塑科技、圣龙发展、亚泰集团(600881.SH)、中南传媒、重庆水务和吉鑫科技(601218.SH)。

  缘何招商证券毅然选择清仓?

  以中铁二局为例。记者发现,招商证券在今年二季度新进入中铁二局,二季度末持股919.64万股,但是这一投资却吃了逢高建仓的苦果。中铁二局2011年前三季度盈利4.12亿元,同比减少40.63%。前三季营业收入为430.55亿元,每股收益为0.2827元。同时,在7月中旬之后,中铁二局股价出现连续下挫,至3季度末已经下挫30%以上,招商证券只能认赔出局。

  与此同时,招商证券在中南传媒和重庆水务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仓。

  “招商证券清仓的股票在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不太理想。”有券商研究员表示。

  他认为尽管目前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新兴市场,波动频繁,且投资品种相对较少,难以有效利用对冲机制规避系统性风险,但证券投资品种选择、证券买卖时机和资产组合等投资决策依然决定着自营的业绩。

  控制风险为上

  17家上市券商中,宏源证券(000562.SZ)、华泰证券(601688.SH)、西南证券(600369.SH)等券商三季度自营规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业务风格稳健的宏源证券在第三季度实现业务收益-5040万元,较去年同期2.9亿元的自营收益大幅减少。

  截至报告期末,宏源证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规模为25.23亿元,较6月末增加5.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为27.97亿元,较6月末减少21.28亿元。自营规模为53.2亿元,较上半年末下降23%。

  值得注意的是,宏源证券三季报披露的十大证券投资多为债券,重仓股共有8只,分别是富龙热电(000426.SZ)、宝新能源(000690.SZ)、西飞国际(000768.SZ)、普利特(002324.SZ)、金宇集团(600201.SH)、冠豪高新(600433.SH)、乐山电(600644.SH)力和宝泰隆(601011.SH)。

  虽与2011年上半年重仓股数目一样,但宏源证券已经清仓了新大洲A和杭锅股份。

  新大洲A三季报显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累计实现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7%。但在主营业务上,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1~9月份生产摩托车61.71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1.94%。

  杭锅股份则预计201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为10%至30%。前三季度,杭锅股份盈利2.22亿元,同比下降2.87%,每股收益0.56元。

  市场人士判断,招商证券、宏源证券等券商自营风格较为稳健,而稳健的投资风格在弱势中可以避免风险。

  “三季度降低自营仓位不是出于专业的投资判断,主要是控制风险。”深圳某券商自营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多数券商的自营目标都在风险控制和收益最大化之间飘忽,并没有固定的投资模式和成熟的投资理念,因此业绩也变脸很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