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交所重出江湖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春天又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1:1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李高阳
尚未开始,就已沉寂!自今年6月首度开启艺术品份额交易后,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下称“湖南文交所”)未能摆脱席卷国内的“文交所风暴”而暂停。不过,在沉寂了5个月后,湖南文交所近期高调祭出“回马枪”——重启交易。
不过,面对湖南文交所的高调,市场人士不禁产生疑问,各地文交所在经过一段时间沉寂后,难道又要卷土重来,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春天”又来了吗?
重出江湖
日前,湖南文交所推出两个总资产为1000万元的资产包,由美术作品构成,分别是当代书画大师范曾的三幅作品——《东坡画像》、《钟馗凝视图》、《钟馗搜妖图》,资产包总价为420万元,分为200份进行初始转让,每份为21000元;另一个资产包是现为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的当代艺术家王明明的六幅作品,资产包总价为580万元,也是分为200份进行初始转让,每份为29000元。
对此,在11月1日举行的湖南文交所媒体见面会上,湖南文交所执行董事徐永斌表示,经过深度调整后,湖南文交所有别于其他文交所的类证券化交易及权益份额化交易的模式,提出了文化艺术品产权按份转让模式,并采用电子化交易平台,由原来的“连续竞价交易”变为如今的“对价撮合交易”。交易时间也由原来的5个连续交易日改为每周一、三、五开放交易,降低交易频率,避免因过度交易而产生较大波动。
另外,徐永斌也称,“我们在未来不做这种证券化的交易,只做文化产权交易”,撮合类、非连续的交易也是湖南文交所和其他文交所完全证券化操作模式的主要区别。
而在今年6月初,湖南文交所曾挂牌发行该所第一个艺术品资产包,由周国桢的12件陶艺珍品组成,总资产标价5600万元,发行数量为5600万份,每份1元,单个投资人认购的数量为发行总量的5%,即28万份,艺术品份额存续期限为10年。但由于遭遇“文交所风暴”,该产品并没有上线交易。
对于湖南文交所此前推出的这些产品,徐永斌表示,目前仍在等待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再决定如何操作完全类证券化的交易方式。
“春天”又至?
回想数月前的“文交所风暴”,面对湖南文交所推出的撮合类、非连续交易模式,投资者不禁要问:“这真能避免重蹈前期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疯狂炒作了吗?”
对此,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表示并不看好湖南文交所推出的模式。她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文交所模式就是一场金钱游戏,我不看好这种份额化的模式,文交所未来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赵孝萱认为,按照证券化的方式做艺术品份额化是存在问题和风险的,各地都勇于尝试文交所模式,出现一窝蜂的现象,“在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都想进来捞一笔”。赵孝萱不主张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是一个纯金融性的行为,她认为应该是艺术品一、二级市场的补充。
国投信托总经理吕益民则认为,文交所的艺术品份额价格存在一个悖论,即份额价格可以炒到很高,但并不等于交割价格。上市的艺术品真正拿到拍卖市场拍出的价格,可能跟份额市值相距甚远,份额持有者或将面临巨大亏损。
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吕益民表示,“文交所”的做法根本谈不上是艺术品金融化,更谈不上艺术品证券化,“充其量是艺术品的一种交易方式,因为艺术品证券化、份额化必须由金融机构去倡导,要在金融化的基础上,有成熟编制的指数。”
但对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业内也不乏支持和鼓励的声音。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曾告诉本报记者,文交所将进入后份额化时代,过度的管控无助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活力的释放,更是无视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的一种短视行为。当下发展艺术品市场的核心基础是发展消费需求,当务之急是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在后份额化时代,文交所平台是建设与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关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