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米线大王危机:兄弟反目争夺企业控制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2:5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文静
几年前曾带领本土企业成功阻击白家米线入侵的、云南排名第一的米线餐饮企业桥香园过桥米线,正遭遇创业23年来最大内讧。曾经白手起家、患难与共的创始人江俊、江勇两兄弟,即将对簿公堂。哥哥江勇向弟弟江俊索赔红利3184万元。近日昆明市中院已正式受理江氏兄弟合伙纠纷一案。
品质下滑、就餐环境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员工流失严重……桥香园的一系列问题早已见诸报端。“兄弟俩都忙于纠纷,忽视质量,很难协调一致。”一接近江氏兄弟的人士说。
“我现在对企业很担忧。”11月3日,赋闲在家的江勇在电话中显得很无奈。哥哥索要红利的背后,实质是兄弟俩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
从携手到反目
一笔红利成为了诉讼的理由。
江勇在诉状中称,自2008年8月,江俊与其他人成立了“云南江氏兄弟桥香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餐饮管理公司”)至今,江俊利用掌控财务的权力,拒绝给付本应分配给江勇因经营连锁店在昆明所开店红利3184万元,并将其存入自己的银行账号或划到餐饮管理公司账上,其行为严重损害了江勇的合法权益,江勇要求索赔应得的利益。
江勇把弟弟、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江俊列为第一被告,“昆明江氏兄弟桥香园过桥米线连锁店”列为第二被告。
桥香园连锁店成立于1995年,现有员工1500余人,近年来,无论是销售额、开店数量还是效益,堪称云南米线业的第一位。这是1983年从云南蒙自“中国过桥米线之乡”走出来后,江氏两兄弟多年共同创业的结晶。兄弟二人还注册了“桥香园”、“江氏兄弟”两大商标,现已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2002年,兄弟俩写了一纸书面协议,明确连锁店二人共同经营,各占50%股份,房产和土地的所有权也一人一半。协议还对桥香园加盟店的归属和经营管理做了划分,具体到不同片区归谁管理。在业务上,双方约定,江勇是大内主管,江俊负责市场和财务。
矛盾出现在餐饮管理公司上。江勇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不知道弟弟另外成立了公司。江勇通过工商资料查询,才发现早在2008年注册成立的餐饮管理公司,发起人包括江俊和其他管理者,并没有自己的名字。
江勇的代理律师、云南云鼎律师事务所刘刚说,经过调查取证,餐饮管理公司将连锁店旗下的昆明多数桥香园分店注销,后在相同地点,以相同设备重新设立分店,以餐饮管理公司分公司的名义注册。“分店本属于连锁店的资产。不管连锁店的企业性质做过多少次变更,但江氏兄弟二人之间有合伙关系。分店的注销,包括债权债务和利润分配,江勇既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有该享受的权益。”刘刚说。
11月3日,记者致电江俊未果。
“我们俩首先是战略上不一致。”江勇说,从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餐馆做到享誉全国的知名连锁企业后,江俊想走高端,然后上市。但江勇认为,要走大众化路线,继续做老百姓喜欢的餐饮。上市虽是好事,但时机尚不成熟。
今年7月31日,桥香园召开董事会,免去了江勇餐饮管理公司副董事长的职务。二人矛盾进一步激化。
至于江勇被免职原因,桥香园网站称,“近几年,有关桥香园品质下滑、就餐环境脏乱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见诸报纸、网络。”“公司认为一些原高层管理人员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置消费者权益和员工权益于不顾,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公司已于2011年7月份解除了包括江勇在内的部分管理人员职务,由董事长江俊全权负责桥香园业务,并以此为契机掀起了‘二次创业’的改革活动。”
桥香园危机
该公司网站显示,除菜品、环境卫生屡被媒体曝光外,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据记者所知,该企业职业经理人也换了几轮。
除了连锁店为二人共同创办,兄弟俩还携手成立了云南江氏兄弟饮食文化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特许加盟,以将“桥香园”品牌推向全国。据刘刚说,该文化公司双方所持股份几乎各占一半,但江俊略微多一些。
从1999年至今,桥香园品牌以云南为根据地,北上东北、华北和北京,南下广州、佛山,东到上海和南京,西入西安、重庆。到2008年末,光桥香园北方公司就多达25家店,其中自营7家,加盟18家。
“省外不少地区的扩张已经撤了。”上述人士说,原因是加盟店很难监控。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和云南还在继续加盟,其他地区已暂停。
“分红利只是一个信号。一旦诉诸法律,公司的收入、利润都要被查账。”有知情人士称,一旦提出分资产,江氏兄弟“江山”很可能遭受重创。
浙江大学(微博)管理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副所长朱建安认为,兄弟合作制的家族企业,在华人企业里,少有合作很愉快的,大多数以控制权为由和平分手,或通过诉讼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