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财新观察:正确处理影子银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6 22:55 来源: 《新世纪》

  当前,国内通胀高企,银根紧缩,中小企业资金饥渴,越来越多的资金逃离银行信贷体系,“影子银行”成为它们的新归宿。

  与欧美国家因流动性泛滥而产生“影子银行”不同,中国“影子银行”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抑制。正规融资体系无法满足投融资者的需求,国企资金垄断,民企急需另辟融资渠道。“影子银行”是资金逐利特性的自然演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融资体系的不足。

  然而,过多的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势必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还会提高泡沫风险的传染度。监管当局应当让“影子银行”更透明,鼓励场内交易,限制场外交易,控制衍生产品的杠杆率;同时应积极推进《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改,私募基金合法化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也有利于监管;此外,应尽快解决各地日益兴起的各类产权、文化交易所的监管与定价问题,避免多头领导以及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只要利率尚未充分市场化,任何金融产品的定价都将是扭曲的,“影子银行”的风险只会越积越多,未来势必有碍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因此,处理中国“影子银行”问题,关键在于切实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