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暗战"进行时 美维护霸权吃力欲阻中国难得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7 07: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2011年7月,亚特兰蒂斯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徐徐降落,美国持续30年的航天飞机时代正式谢幕。3个多月后,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中深情相吻,中国未来空间站建设的大幕正缓缓开启。这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2020年,“国际空间站”将达到设计寿命,很可能将步“和平号”后尘,陨落于大洋深处。而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透露,2016年前,中国将研制并发射两个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将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60吨级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近年来,国际航天领域掀起新一轮探索热潮,希望进一步掌握太空的“机密”和资源。各国忙着研发火箭、卫星,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制定探索月球、火星计划。除了能够获取重要的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各国对航天领域的投入,也越来越显示出“制天权”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美国
保第一大国之位
中国航天业的迅速崛起可能促使美国加快登陆火星。根据去年4月奥巴马公布的美国新太空探索计划,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将具有运送宇航员平安往返火星轨道的能力”
■ 本报记者 王丽颖 编译报道
当前,无论从科技水平和投入力度,还是从产业规模,美国仍是当之无愧的航天第一大国。据介绍,美国军事航天开支占全球总开支的95%,民用航天开支超过其他所有国家民用航天预算总和。目前,美国拥有约130颗军用卫星, 分别用于导航、通信、天气预报、成像、侦察和导弹发射的早期预警,占全球军事卫星的半数以上。
维护“霸权”渐吃力
不过,2011年,美国面临的窘境是:引以为豪的三大航天飞机都得退出历史舞台。2011年3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执行最后一次去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后返回地球,完成“绝唱”之旅,正式退役。
为维护其太空“霸权”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4月公布了美国新太空探索计划,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至少延长到202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商业空间运输系统和新技术的开发,努力使美国的太空探索活动持续、稳步发展。6月28日,奥巴马又发布了新的《国家空间政策》,作为美国今后开展航天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并明确提出,允许私人企业参与宇宙飞船的设计和制造,赋予商业太空探索更多活力。
而11月3日,中国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成载人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这无疑刺激了美国的神经。据悉,2020年,国际空间站将退役,已经让美国这个航天大国“十分难堪”。随后,中国还将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和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更令已经削减航天预算的美国紧张。
欲阻中国难得逞
据法新社报道,神舟天宫的成功对接引起了美国国会的强烈关注,有议员认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震惊,给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甚至中国与澳大利亚的一个正常航天合作也引起了西方的高度关注。据报道,中国将在澳大利亚设立一个太空测控站,这是中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五个太空监测站,也是首次在美国的盟国建立此类设施。外媒报道称,奥巴马11月将访问澳大利亚,双方将就进一步加强军事合作签署协议,届时可能会就此事提出异议。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事务教授琼·约翰逊-弗里兹表示,美国试图继续孤立中国在太空的活动,显然不起作用。“在我看来,美国限制与中国的合作,效果不大,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推动中国更快、更努力发展本国项目。”
美国军事杂志报道称,中国航天业的迅速崛起可能促使美国加快登陆火星。根据去年4月奥巴马公布的美国新太空探索计划,美国将放弃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投资30亿美元研发新型运载火箭,将火星作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奥巴马期待到2025年,美国能对太阳系进行深入探索;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将具有运送宇航员平安往返火星轨道的能力。
(责任编辑:袁志丽)
俄罗斯
各领域全面开发
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印度等国签署了俄制‘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的合作协议。俄总参谋部希望,‘格洛纳斯’将于2015年达到与美国GPS同等的导航精度。除了国家间的合作,俄罗斯航天技术也开始向民间旅游业开放”
■ 本报记者 袁源 编译报道
从前苏联时期以发展军事航天为重心,到如今侧重服务国家经济,俄罗斯的航天事业发展思路正经历着突飞猛进的转变。
航天大国险没落
航天科技工业一度是前苏联少数几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领域之一,然而航天工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大多出于政治及军事需要。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与美国为了争夺超级大国的地位,一直奉行与美国争夺航天领先地位的发展战略。
然而,在几十年的空间竞赛中,前苏联只重军用的一手策略最终输给了美国既为国家安全服务,又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服务的两手策略。前苏联民用航天的比重很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前苏联每年大约75次的发射任务中,约70%是军事任务。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手约90%的航天工业,并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包括调整航天管理体制,创建民用航天活动的管理执行机构,制定航天法等改革措施,力求在国家困难的经济形势下保存航天科技工业实力,并通过改革和国际合作为俄罗斯的经济、社会、科技和国防服务。
然而改革过程中,俄罗斯航天部门出现了比其他经济部门更复杂的情况。由于防务定货锐减,俄罗斯航天计划经费大幅下降。相关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1994年,俄罗斯航天企业总人数减少35%,专家流失50%,俄罗斯航天工业系统面临崩溃危险。2001年,随着前苏联建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和平”号,因技术和资金无法保证其正常运作而根据飞行指令坠入南太平洋海域,已有媒体评论认为,俄罗斯的“航天大国时代”正式宣告终结。
不做航天“马车夫”
2008年4月11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俄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明确指出,俄航天业不能再靠吃前苏联的老本生存下去,否则俄最终就会沦为“航天马车夫”。事实上,俄罗斯联邦政府在2005年就已经筹备新航天计划,并开始强调航天科技的发展应该更多地为国家经济服务。同年,俄罗斯政府正式批准了作为国家经济战略一部分的《2006-2015年俄罗斯联邦航天计划》,这项新的10年计划总预算为3050亿卢布,主要任务是发展民用卫星通信服务与市场,将俄罗斯的航天高技术更多地推向民用市场,更好地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服务。
2008年,俄罗斯政府再次决定在2009年至2011年间拨款约76.8亿美元发展航天业。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近年来,俄罗斯航天业稳步发展。
为了更加积极地开发航天领域市场,特别是在通信、遥感探测、天气预报、导航、生态监测方面显示自身优势,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俄政府也没有减少对航天项目的投入。2010至2011年间,俄罗斯政府投入2000亿卢布对航天企业进行改造,对研发进行财政支持。此外,俄罗斯今年重启太阳系行星研究计划,按照该计划将发射火星勘测飞行器,为此开始了航天核动力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该发动机用于开发月球、勘探太阳系其他行星。俄罗斯还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印度、古巴、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了俄制“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的合作协议。今年年底前,计划向近地轨道发射4颗“格洛纳斯-M”卫星。11月4日,俄罗斯航天部门就使用一枚“质子-M”重型运载火箭,将3颗“格洛纳斯-M”全球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其余一颗将于11月22日发射。为实现全球覆盖,导航系统需要同时在轨运行至少24颗卫星。俄总参谋部希望,“格洛纳斯”将于2015年达到与美国GPS同等的导航精度。
除了国家间的合作,俄罗斯航天技术也开始向民间旅游业开放。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副主任克留奇科夫此前表示,2020年可能出现为普通游客服务的首批在轨太空旅馆。克留奇科夫说,太空游客未来将以“包机形式”往返太空旅馆。目前,俄罗斯和美国都已制定发展太空旅馆的相关计划,一些国家正在开发旨在保障普通人太空游的成套工业体系。
(责任编辑:袁志丽)
中国
推进民用化技术
来自中国航天基金会的数据显示,美国空间技术产业化已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而中国航天产业2010年总收入刚刚1000亿元,在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中仅占3%左右。据了解,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大工程之一,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路线也已基本敲定
■ 本报记者 王丽颖 编译报道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与天空一号实现完美对接,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透露,我国载人航天后续发展规划已经获批,未来还有近20次航天飞行。按计划,中国将在2012年通过神舟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和航天员的参与,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技术。到2020年前后,在轨组装载人空间站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分析人士认为,今后密集的航天飞行必将带动航天器制造与发射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中国航天产业化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期。据相关机构测算,未来10年,中国实验空间站与空间站发射总重将达130吨重,以及发射10至20艘飞船,总造价将达3000亿元左右。
而天宫与神八的交会对接,也令中国航天技术民用化成为关注话题。
据了解,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大工程之一,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路线也已基本敲定。据悉,中国航天航空产业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扩大航天民用规模。目前,中国航天技术应用范围已经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等民用领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天技术规模化、产业化、民用化之路任重道远。
来自中国航天基金会的数据显示,美国空间技术产业化已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而中国航天产业2010年总收入刚刚1000亿元,在全球航天业收入总额中仅占3%左右。而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初步设想,到2015年,中国将形成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和系统功能优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架,并提升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化水平。这意味着政策的长期支持已经到位。
中国在发展空间技术上的进步,为其在国际空间站合作方面成为更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中国首位航天员、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在今年4月表示,希望中美展开航天合作。法国和巴西也已经允许中国利用他们的遥感勘测、追踪和控制设备完成一系列空间站发射任务,而且中国也正在就联合探索火星与俄罗斯展开合作。
日韩印
近期活动不如意
■ 本报记者 王丽颖 编译报道
日本近来的航天活动也动作频频。去年成功进行了两次重要的航天发射,由欧洲火箭发射的日本BSAT-3B通信卫星也顺利入轨,并回收了“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但日本金星探测器没能按计划进入运行轨道,这对其空间探测计划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导致原本加紧开展的月球着陆器研制进度延迟,技术难度也将降低。
而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长期以来,日本一直依赖于美国的力量。但是,借助别国航天飞机获取的经验毕竟非常有限。2005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就曾提出目标,争取到2025年拥有自主的载人航天技术。不过,日本要实现自主载人航天恐怕并不容易。分析认为,日本自主研制的火箭的可靠性仍有待提高,日本尚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就目前情况而言,实现这些突破难度很大。
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方面,今年8月13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本决定向越南提供70亿日元贷款和相关技术,帮助越南发展卫星项目。日越协议草案显示,日方提供的首笔70亿日元贷款,主要用于帮助越南建造两颗对地观测卫星,以对洪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进行检测。此后日本还将向越南提供430亿日元贷款,用于进一步发展其卫星系统。
印度作为航天领域的后起之秀,已拥有4种系列的国产运载火箭,运用成熟的“一箭多星”技术将数十颗卫星送入轨道,其中许多是其他国家的商用卫星。印度已经拥有了低温火箭技术,这是实现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有人认为,印度甚至可能在日本之前实现载人航天。
2010年,印度只进行了3次航天发射,失败了两次,这对其航天业是个沉重打击,载人航天计划也将因此推迟。有关分析认为,制造工艺不过硬,是造成印度火箭爆炸的主要原因;宏大的战略目标与航天研发基础也可能存在“脱节”。
而韩国近来的航天活动则遭遇了连续失败的打击。继韩国第一枚“罗老”-1火箭2009年发射失败后,该国第二枚“罗老”-1火箭在2010年又发射失败。分析人士指,这表明韩国航天工业的基础还没打好,整个航天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需要调整,真正进入世界“航天俱乐部”的路还很长。
(责任编辑:袁志丽)
欧盟
谋求自主发展
■ 本报记者 袁源 编译报道
同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单兵作战”的形式有所不同,欧洲采取一套独立的、各国既分工又协作的航天工业体系,并在世界商用航天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商用市场获先机
基于经济和财政的原因,欧盟的各成员国并不可能在航天领域单独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欧盟成立欧洲航天局。自1975年设立迄今,这一从事空间探测和开发的组织,专门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进欧洲各国在空间研究、空间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根据相关资料,对于经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共同签署的空间计划(称“强制性计划”),各成员国都要提供经费;对于某些成员国根据本国需要而提议的空间计划(称“选择性计划”),有兴趣参加的成员国提供经费,不参加则不承担费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需要展开太空竞赛,两国政府花费巨资发展军用航天技术。而欧洲国家在冷战时期军事上主要依赖美国,军用航天领域投资很少。这也促使欧洲航天业最终抛弃军事领域,进而迅速抢占国际商业航天市场。法德等国航天局若发现有望盈利的航天产品和业务,就会鼓励研究机构转给航天公司去经营,进行商业性开发。其中,法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推行航天商业化最成功的国家。法国的阿丽亚娜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性航天运输公司,截至2010年6月1日,该公司已将279颗卫星送入太空,占全球现役商用卫星总数的50%。
然而由于对商业航天的依赖,欧洲航天工业极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本世纪初,由于商用卫星需求回落,全球发射市场一度进入低谷,甚至出现运载能力暂时过剩的现象。而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欧洲各国航空航天产业开始遭遇经营危机,继意大利军工集团芬尼美卡尼卡旗下阿莱尼亚航天器公司裁员1200人后,英国BAE Systems国防工业巨擘也计划裁员2942人。
对外合作“留一手”
寻求国际合作始终是欧洲发展航天业的一大策略。此前,由于受制于欧盟各国财政状况,欧盟无法大幅度增加航天预算,而近几年也仅限于平稳发展态势。通过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开展国际合作,欧盟方能减轻经费负担,弥补航天预算的不足。比如,欧洲与美俄日等国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进行密切合作。在欧洲人的强项——火箭发射市场,欧洲航天局也与俄罗斯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对于美国新近宣布的大推力火箭计划,欧洲航天局也流露出浓厚的兴趣。有报道称,欧洲航天局正在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谈判,欧洲航天局希望为美方大推力火箭运载的太空舱提供推进装置。欧洲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成功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欧洲航天员必然会“受邀”参加外太空探索任务。
然而,各国在太空合作深度一直有限。2003年9月,中国、印度、沙特、乌克兰等国参与到旨在与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竞争的“伽利略计划”中,这项计划被视为欧洲进行航天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但随着支持者增多,欧盟对非欧盟国家的态度日趋冷淡,在尖端技术上更是有所保留。未来世界导航市场可能呈现出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伽利略卫星系统和中国北斗系统“四足鼎立”的格局。合作过程中的竞争态势日趋明显。
欧洲航天局负责人让·雅克·多尔丹曾说:“欧洲不可能总是依赖别人去实现自己的太空梦想。”事实上,欧洲在寻求合作的同时也在谋求自主发展。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以英法为首的欧洲航天大国在发展本国航天计划方面采取新举措。英国成立航天局,兴建航天中心;法国公布2020年航天愿景,并宣布未来5年,政府将增加1500万欧元的补贴;多国提出运载器与航天器的研发计划,并进一步关注材料与技术开发等。(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