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升势放缓 反弹幅度不宜乐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童芬芬
在持续了两周的反弹行情中,上证综指成功站稳2500点上方。伴随着欧债危机暂缓、四季度信贷边际增加预期的增强,A股于内于外似乎都迎来了反弹的最佳时机。但就在乐观者们将走势定位A股已进入反转时,7日,沪深两市又开始了放缓的脚步,当日,沪深两市股指均出现小幅回调,同时成交量也出现了一定萎缩。
对于接下来的A股走势,是不是只是进入短期的一段反弹行情?还是市场已经迎接来了真正拐点?不少券商对此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
A股上涨脚步放缓
在经历了两周放量反弹行情后,沪深两市本周一开始放缓了上涨的步伐,同时成交量也在继续萎缩,较上周五同比减少22%。
具体来看,上证综指周一以2518.90点低开,随后在水泥、保险、券商、地产等权重板块的带动下出现快速回调,短线获利盘的涌出更是使得股指跌势加速。不过股指很快就在前期热点的教育传媒带动下出现快速回升,并一度翻红。由于市场短线获利盘较多、再加市场追高意愿不强,股指在摸高2536.18点后又开始震荡下行,并最终以2509.80点的全天低位收盘,下跌18.50点,跌幅为0.73%。深成指报收10591.66点,下跌107.83点,跌幅为1.01%。两市合计成交151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29亿元。
从盘面来看,黄金股、钢铁、教育传媒、LED等板块出现逆市上升,而水泥建材、保险、券商、地产等权重板块则整体跌幅居前。两市全天合计资金净流出达到30.35亿元,资金短线获利回吐迹象明显。
制约反弹的原因,机构认为有四大因素压制所致,一是上周五G20峰会没有达成像样的协议,导致欧美股市小幅下跌,对A股有负面影响;二是本周仍有6家公司上会,证监会表示新股审核节奏未变,其密集发行不利于股市;三是温家宝总理公开表示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对地产形成较大的利空打压;四是主流热点的消退。
机构观点认为,本轮领涨文化传媒和环保概念明显出现消退迹象,使做多人气有所散失。短期大盘有望通过强势震荡化解调整压力,投资者注意手中个股波段操作,可关注新能源、农业、超跌反弹概念股。后期反弹幅度不宜乐观
经历了两周的反复反弹,7日沪深两市开始明显股指上行遇到明显阻力,投资者不免开始担心本轮反弹是否面临终结?
从商一周上涨行情分析来看,业内人士表示,上周上证综指周收益率为2.22%;所有行业都上涨,信息技术、农林牧渔和文化传播板块涨幅居前,其中信息技术和农林牧渔行业涨幅在6%以上;房地产、采掘行业和交运仓储板块涨幅居后,房地产板块涨幅在1%以内。上周央行实现资金净投放,资金价格明显回落。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通胀及经济增速同时下行的背景下,近期货币政策不会全面放松,央行仍将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护银行间流动性。考虑到近期央行对市场流动性明显呵护,预计后期资金面骤紧的可能性较小。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政策面的改善预期和资金面的松动使市场继续维持了强势格局,主题投资特征明显,市场成交量继续放大,做多意愿强烈。本周三将公布10月CPI数据,市场普遍预期该数据将确认通胀拐点已现,这将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因此政策市行情短期仍将延续。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股并未停发,地产调控力度并未放松,此时言反转还为时过早。另外欧债危机并未平息且有从希腊向意大利加速扩散的迹象,上周的G20会议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因此对本轮A股反弹幅度不宜过于乐观。”业内人士认为。
从技术上看,由于日线KDJ指标高位钝化,需要技术性调整,加上需要确认2500点,因此短期调整势在必行,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个调整也有利于大盘后期继续反弹。
未来走势须看政策微调
在经历前两周大幅上攻后,市场存在着调整的预期,市场人士认为,不管是从清洗获利盘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技术性的角度,大盘都需要修复,这反而有助于市场反攻。那么,接下来的A股市场究竟会朝何处去?市场人士认为,只有政策微调的明朗化,市场才会有持续做多题材股的信心和勇气。
对接下来的A股市场走势,机构观点认为,近期市场会再2500点至2550点之间持续窄幅震荡运行区间。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趋于以下两大原因。一是技术面面临3067点调整以来的下降通道上轨的压力区域附近,技术上存在短线回调需求,短线的获利盘回吐压力沉重。二是外围市场环境再度陷入了不确定状态。G20峰会没有对德法提出的解决欧洲债务危机方案予以通过。导致欧洲债务危机再度面临强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短期市场在受到以上两大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的上涨动能逐渐匮乏,后市调整的可能性依旧较大。
另一个较为主流的观点则认为,近日市场已经几日没有较好的热点,短期出现热点空白,无法形成较好的赚钱效应,来吸引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在没有形成突出的市场亮点前,沪指有望持续整理,经过一定的盘实后将再次在题材股的带领下上攻。
而东方证券潘敏立则撰文指出,从整个行情回升的目标来看,如果以10%的反弹目标来测算的话,那应该可以到达2537点。从更乐观的角度来看,如果以15%至20%的反弹目标来测算的话,那么就应该可以到达2653点至2768点。而市场的赚钱效应一旦出来,就可以吸引外围资金入市,那么超越目标也是完全可能的,并有望越走越强。
那么未来究竟依靠什么来支持这波阶段性行情呢?潘敏立认为,在货币政策仍需观察、新股扩容暂时不会减速、国际形势依然较为复杂和反复、年底资金又紧缺的前提下,剩下可依赖的就只有国内通胀回落和财政政策的微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