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二次探底影响中国GDP不超2%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1:33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政府、学者、专家及金融机构观点各有侧重

  联文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小企业贷款作了明确指示。保障房建设资金融资政策也有所支持。”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强调,局部松动不是全面松动,也不是过去12个月收紧政策的反向操作或者反转,而是保证总量政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和保障房这两个领域着重适当放松。

  屈宏斌指出,导致政策紧缩长达12个月政策终结最根本的原因是通胀见顶回落。“7月份是这一轮通胀周期的顶点,预期9月份通胀数字维持在6%以上,见顶回落已成定局。”屈宏斌预计,10月、11月、12月份通胀放缓更明显。不过,虽然有所回落,但CPI仍处于高位,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全面“松绑”的可能性不大。

  进入四季度,各项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增速有放缓态势。屈宏斌认为,这种持续放缓只是软着陆,局部松动政策足以确保软着陆实现。“我们预计3季度经济增长在9%左右,4季度在9%—8.5%之间。明年即便考虑到出口再放缓,经济增速也能保持8.5%到9%,硬着陆风险不大,不需要对政策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中国贸易进入均衡状态

  人民币升值需求减少

  最近美国参议院不顾中国反对通过汇率法案。屈宏斌认为目前中国贸易已经进入基本均衡区间,加上人民币汇率非常接近市场均衡汇率,人民币未来没有大幅度升值的需求,也不应该大幅升值。

  数据显示,中国的贸易顺差在过去几年已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人民币汇改和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内需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中国贸易不平衡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屈宏斌表示,2%—3%的经常项目顺差是可持续的均衡区间。这个状态下人民币没有被低估,没有必要明显升值。而是进入相对稳定的区间。

  外围因素对中国未来经济不会带来太大冲击

  屈宏斌指出,中国从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对出口的依存度明显下降,出口占GDP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从7%—8%下降到2%—3%。因此,即便外围因素出现意外恶化状况,也不会对中国未来经济带来太大的冲击。“即便全球经济进入二次探底,对中国GDP的影响不超过2个百分点,(1.5—2个百分点左右),远远小于2008年、2009年的4—5个百分点的影响。”

  专家预测经济软着陆

  致明年GDP放缓

  11月3日—6日,为期4天的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多名与会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增速或进一步放缓。

  目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动荡不安,中国经济自身面临着重大调整,经济走势扑朔迷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会上预计,中国明年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至8.5%。他表示,中国明年应继续维持当前的经济政策,并适当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微调货币政策。

  李稻葵指出,伴随明年推动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的缓解,预测明年的物价增长速度会回落至2.8%。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不可避免地下滑,宏观政策态势应基本稳定,而不是大规模调整。在稳定的前提下,不断监测美国等国家变化,宏观调整经过两三年的调整逐步到位。”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则表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去年到现在都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确实有下行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要硬着陆了。

   “中国经济今年保持9%以上的增长没有问题。”姚景源说,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了今天,速度问题已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现在关键问题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不是坏事,这个时候正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樊纲表示,中国经济已基本实现“软着陆”,明年将平稳增长,仍能保持8%甚至8.5%以上的增速。樊纲表示,经过一年半时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中国经济已经基本实现“软着陆”。

  此外,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认为,宏观调控政策不能绷得过紧,要增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应该适当放开一些。

  赖小民分析,“中国经济已经连续30多年保持9%以上的高位运行,现在让它降下来问题会很多。如果经济增长低于7%—8%,工资开起来都很困难,根据中国国情还是要保持经济适当的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

  CPI下行预期进一步增强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24日至30日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这已是10月以来连续第三周回落,CPI涨幅下行预期进一步增强。

  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周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2%,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下降1%。肉蛋类价格小幅波动,其中猪肉和鸡蛋的降幅分别为1%和0.6%。

  商务部10月发布的当月各周食用农产品监测数据显示,除“十一”期间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外,此后连续三周回落。在这三周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的降幅分别为5%、2.5%和2.2%,猪肉价格的降幅分别为1.2%、1.8%和1%。

  专家认为,从10月食用农产品价格走势看,10月CPI同比涨幅将在5.3%至5.4%之间,预计11月和12月CPI涨幅将继续回落到4.8%和4.5%左右,四季度的涨幅将在5%以内,明年全年的涨幅将在3%至3.5%之间。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日前表示,今年的通胀60%来自农产品,其中20%来自猪肉价格上涨,但由于今年加大投资,明年猪肉价格肯定会下来,CPI涨幅有望降至较低位置。市场人士认为,尽管CPI回落预期增强,但稳物价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未来宏观政策的出台一定会十分谨慎,既不能进一步趋紧,也不能突然转向放松。

  多家机构预测

  10月CPI下降至约5.5%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三发布包括CPI在内的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多家机构日前发布报告显示,10月CPI较9月将有大幅下降,预计为5.5%左右,未来物价将进入下降通道。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称,CPI同比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表明前期物价调控政策已经在逐步起效。考虑到前期对CPI推升作用明显的部分食品价格涨幅开始回落,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已经有所减轻;近期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调,也有助于减轻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加上年内未来两个月翘尾因素将逐步降低归零,因此预计四季度物价涨幅将呈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目前通胀压力减轻主要来自翘尾因素回落,新涨价因素仍处于高位以及国内通胀预期依然存在等因素的影响下,年内物价回落幅度可能有限。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未来物价的回落可能会比预想要快,2012年通胀将不再是个问题。国金证券预计10月CPI为5.6%,由于翘尾因素走低,通胀11月或加速回落至4.5%左右,由于临近春节,环比的季节性上涨,12月不会低于11月水平。

   银河证券预计,随着物价进入回落通道,宏观经济政策或会出现微调,主要体现在对政府投资的在建项目进行信贷上的有限宽松;对中小或小微企业的信贷进行定向宽松和减税政策。在微调的同时,预计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依然延续。

   (综合《新京报》、《经济参考报》、新华网、人民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